——在中国共产党来凤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6年11月26日)肖作文同志们:现在,我受中共来凤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总结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我县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来凤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出席中共恩施州第五次党代会的代表;动员和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全县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努力开创来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三年以来主要工作的回顾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三年,是来凤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三年。我们经历了经济结构转型、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考验,全县各级党组织围绕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务实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湖北“西大门”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果,圆满完成了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年应完成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到2006年末,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元,比2003年增加40053万元(剔除烟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890万元,比2003年增加2788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6368万元,比2003年增加255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比2003年增加18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比2003年增加312元。——积极应对国家卷烟工业结构调整给我县带来的巨大冲击,全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替代产业建设有了良好开端。较长时间以来支撑县域经济的卷烟工业退出前后,全县上下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不等不靠,科学规划,扎实工作,坚持“一主三化”战略,走“工业兴县”的路子,形成“工业抓项目、项目抓招商、招商抓融资”的浓厚氛围,全力重构工业体系,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以能源、药化、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材四大产业为骨干的工业发展格局。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工业园区建设已经破土,利用外资实现“破零”,外贸出口有新的起色,商贸流通日渐繁荣,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和整村推进扶贫的大好机遇,致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农村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大力推进“五改三建”、乡村公路、农田水利、移动通讯、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坚持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基地,逐步形成优质畜牧、道地药材、特色蔬菜、林果、烟叶、茶叶等六大主导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现雏形,传统农业开始向市场农业迈进。以“阳光工程”为主要载体,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农民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扶贫开发富有成效,整村推进惠及农民。“三农”工作呈现出安定有序、稳中求进的工作局面。——着力提升城镇品位,构筑经济发展平台,城镇建设和管理取得长足进步。来凤县城“北控南拓”的建设规划已经形成,城市发展框架基本确立。武汉大道建设有序推进,蒯寨坪新城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臻完备。乡镇集镇和村镇面貌不断改善,城镇规划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理城镇的机制不断完善,经营城市的思路逐步明晰。——始终注重统筹兼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有新的起色,对工业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教育事业难中求进,“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内部管理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回升,职业教育得到重视,基本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一度存在的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卫生网络建设取得实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弘扬正气、鼓舞士气、营造氛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群众性文体活动方兴未艾,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广播电视事业突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村村通”两个重点,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突出基层基础工作和优质服务,保持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环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民族团结不断进步,第四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称号。坚持党管武装原则,积极支持军队建设,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继续保持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全面完成企业改革改制攻坚任务,企业员工得到
十er次党代会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