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童年的发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东八里中心校李旭莲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怀来县东八里中心校的老师李旭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童年的发现》。一、说教材《童年的发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童年”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了一个的孩子在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本篇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想象色彩,所以适宜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又认真研读课标,课标中对第三学段阅读叙事类文章要求学生要了解事件梗概,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发现是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初步感受概括叙述的简洁明了和具体叙述的形象生动,并且能够尝试在阅读中运用。2、咀嚼和体味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过程的语句,在反复诵读、师生分角色朗读中感受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3、通过拓展阅读课外资料,体会作者被轰出教室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4、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反复阅读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过程的重点语句,体会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教学难点:能联系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四、说教法学法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大胆质疑,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课文的语言特色出发,通过感情朗读,欣赏感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借鉴的能力,体现语言本位的思想。五、说教学过程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篇课文我安排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直接出示课题《童年的发现》,之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会围绕“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发现的”去提出疑问,老师在此时特别表扬孩子们能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语去提问,这是一种特别好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阅读中要经常运用。然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文中寻找答案,读文后交流自读成果。最后我依然紧扣题眼“发现”一词,问学生,除了找到你想要知道的内容,你还能够发现其他内容吗?学生阅读后不难发现文中第1自然段与3——13段的总分关系,和第2自然段与14——19段的总分关系,从而理清了课文的表达顺序。布置课后作业:1、学生这时会很好奇胚胎发育规律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这时布置学生课后去观看胚胎发育的图片,了解生命的起源。2、课下搜集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科学家的故事。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准备。下面我重点来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初步感受。1、回忆作者九岁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胚胎发育的规律)2、从书中找一找有没有哪一段集中写的是我的发现?(13自然段)学生朗读这些句子。3、师提示:文中还有一句话说的意思和这段话相同,你能快速地找出来吗

童年的发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