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文件编号:苏政发[2005]37号
发布日期:2005-04-21

第一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迈进,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需求的多样化。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加大,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初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城市化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战略的大力推行,江苏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造与完善。所有制结构及其经济份额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
开放型经济增势强劲,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认真贯彻扩大开放的方针,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放型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利用外资保持强劲增长。2004年协议注册外资为361亿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达121亿美元,%。
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全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加快实施污染源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活动。全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环境文化逐步形成。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城乡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部分城市和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占全国6%的人口和占全国10%的经济总量,面临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纺织、石化、电力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生
产规模仍将扩大。江苏工业的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不快,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14个县(市),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能源自给率低,80%的一次性能源要从省外输入;而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5%,虽然高于全仍有较大差距。、、,甚至比印度也高75%。%,比全低11个百分点。
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全省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重点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不高。长江岸边污染带有扩大趋势,有机毒物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小城镇及乡村河流有机污染日趋严重。受生活污水影响,城市河流污染加剧。沿海城市入海河口有机污染严重,近海海域水质下降。全省总体空气质量属中度污染,一些城市的酸雨污染仍较为突出。全省城镇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城镇环境。此外,还存在噪声扰民、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矿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把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少)化,做到物尽其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今后一段时间,江苏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必须在有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32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