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郭沫若诗两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目标】德育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追求理想;热爱祖国……知识点: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学习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中的作用。技能点:领悟诗情,理解诗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教学重点】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让我们随着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和《静夜》,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教学要点】1、阅读并整体把握理解诗歌;理解诗情、诗意,理解联想和想象及其在诗中的作用。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把握本诗的韵律和节奏;理解重点词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3、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教学步骤】一、直入课题,整体把握(板书“天上的街市”)天上有街市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回事。(听课文朗读录音,再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提问讨论。)?美在哪儿?(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可概括为: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自由、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二、立体解读,领略诗意1、作者与作品郭沫若,四川乐山人。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五四”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望和悲愁情绪,但也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这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他有自己美丽的幻想和希望,《天上的街市》就表现了这种幻想和希望。现在再请大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那么美好、自由幸福?(订正学生回答。板书:抒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2、解析文思:具体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老师引导学生逐段地归纳所写的内容,在归纳时可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逐步从地上写到天上,从物写到人的,突出其中的联想过程和情感的发展。对诗中的词语也适当地引导学生加以理解。(板书)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美丽、繁华)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自由、幸福)3、感悟创作:进一步理解和区分联想和想象。作者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用了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结合具体例句进行说明。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这些是联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象。)4、品味语言:再齐读课文,着重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1)第一节的“闪”“点”,写出了明星和街灯各自的特点。前两句的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比喻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的美,而内容上又从地上联想到了天上。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或天梯,写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非常自然。(2)后面三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明明是想象的,却说“定然”,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追求。(3)“来往”一词

郭沫若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