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车置换模式即将生变2006年03月14日10:40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二手车交易的大环境已经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增幅均超过20%。2005年,商务部先后出台了《汽车贸易政策》、《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对现行二手车管理、买卖、经营主体等方面作了新的规定,极大地改善了二手车的市场环境,进而推动二手车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般而言,在汽车进入家庭6至7年后,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行情将会出现。我国汽车是在2001年左右开始走入家庭的,预计我国将于2007年迎来第一轮换车高峰,二手车市场将在2008年出现第一次井喷。在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形成了品牌专卖、大型超市、连锁经营、旧车专营、旧车拍卖等多元化经营体制,其交易方式也呈现出直销、代销、租赁、拍卖、置换等多样化运作模式。但二手车业务在我国正处于新兴阶段,目前各地二手车交易市场仍以代理交易为主要业务形式,传统的收取手续费仍是其主要盈利模式。不过,伴随着多种经营主体大规模涌入二手车市场,市场已孕育出一些新的经营模式。其中,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品牌二手车业务尤为引人瞩目,正在悄然构建二手车市场交易的新规则。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品牌二手车业务主要有上海通用的“诚新二手车”、一汽大众的“认证二手车”、奥迪的“3A二手车”及上海大众的“特选二手车”。这些品牌二手车业务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置换业务和认证二手车业务,其中置换业务占据较大比例。因为在二手车的业务链中,二手车置换无疑是品牌厂商最容易介入的业务,也是新车销售的下一个利润增长点。目前的置换业务主要是旧车与新车的置换,旧车与旧车的置换极为罕见,而且新旧车之间的置换业务又分为同品牌置换和多品牌置换。虽然汽车厂商具有经营同品牌置换业务的天然优势,但是笔者认为多品牌置换业务将会成为品牌二手车的主流业务模式。首先,从需求方来看,消费者在置换时有选择其他品牌新车的心理诉求。近年来,新车价格持续走低,从而导致二手车折旧加快。同品牌置换时较低的旧车评估价,使得消费者产生极度的心理不平衡,进而对原品牌丧失信心。据统计,目前汽车厂商开展的同品牌置换业务的成功率不到10%。虽然其他品牌汽车的折旧程度同样很高,但消费者毕竟没有用过之后的切肤之痛,因此往往会选择多品牌置业务。其次,从供给方来看,汽车厂商有提供多品牌置换业务的扩张动力。为了抢占对手品牌的市场保有量份额,汽车制造商常常会通过其经销商开展多品牌置换业务,把对手品牌的旧车置换成自己品牌的新车,然后再培养这些新消费者的本品牌忠诚度,从而达到战胜竞争对手的目的。不过,对于汽车厂商而言,置换来的对手品牌旧车的技术力量与配件保障都远不如本品牌车辆,很难对其提供充分的检修、整备与质保。而《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要求经营者对其售出的车辆一律要提供担保,这便成为开展多品牌置换业务的汽车厂商必须要解决的一道难题。但是笔者认为:这并非不可跨越的障碍,汽车厂商可以同
新旧车置换模式即将生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