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固定资产核算第一节固定资产第二节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第五节核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和减值第一节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从固定资产的定义看,固定资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1)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这一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有些无形资产可能同时符合固定资产的其他特征,但是由于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不属于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即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用于出售的产品。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固定资产其中"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即固定资产是非流动资产,其价值将随着使用和磨损逐步转移到受益对象中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比如自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表现为企业对该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对于某些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表现为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如汽车、飞机等按预计行驶或飞行里程估计使用寿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使用的生命周期来看,固定资产要经历3个阶段:形成、使用和退出。固定资产的形成来源主要有外购、建造和融资租入等。固定资产使用阶段的主要活动有:为保证固定资产的顺利使用,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维护和更新改造;为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部门之间的调度等。固定资产的退出形式主要有报废、毁损、盘亏、出售等。对应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会计人员要做出相应的核算。在形成阶段,会计人员要按形成来源核算取得的固定资产;在使用阶段,会计人员要核算固定资产修理维护、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在固定资产退出阶段,会计人员要核算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等业务。固定资产在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到报废为止的整个使用期限内,一直持续地为使用对象服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固定资产根据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的价值应该在使用期限内分摊。因此,会计人员还要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核算其价值分摊。在核算过程中,对发生的固定资产业务,会计人员要先按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检查是再可以确认为资产,再按固定资产的定义来检查是再可以确定为一项固定资产。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是固定资产确认的前提条件。二、固定资产的类别为了便于管理,资产管理部门通常按以下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项固定资产,例如生产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项固定资产,例如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等使用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组成结构,借以分析和考核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促使企业合理配置固定资产。(1)自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可供企业自由支配使用、所有权归企业的固定资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固定资产(2)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采用支付租金方式从其他单位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对租入的固定资产只有使用权,一般不享有所有权和最终处置权。按租入方式的不同,租入固定资产又可以分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有利于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的产权结构,促使企业挖掘自有固定资产的潜力,节约租金支出。上一页返回第二节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固定资产取得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等。企业固定资产取得的方式不同,其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及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固定资产取得核算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确定固定资产取得的成本,在会计上称为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概括地说,固定资产取得的成本应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使其达到制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支出。这些支出既有直接发生的如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有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担的其他间接费用等;还应当包括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相关税费。下一页返回第二节核算固定资产的取得一、关于科目设置企业在核算固定资产时,一般需要设置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累计折旧、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课件作者赵俊惠第六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