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我今天讲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第二就讲讲关于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正是世纪之交,人们都在回顾即将逝去的20世纪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展望新的世纪,探索今后21世纪城市发展的道路和城市发展的模式。在我国就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在这次讨论里头,有很多提法。有的叫生态城市,有的称作园林城市,有的称作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等等。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是最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东方文化的内涵,受到各方的关注。
关于山水城市的构想,最早是在1990年7月31号,钱学森教授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里边提出来的。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如何理解山水城市的概念,不同学科不同的专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认识。城市生态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园林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园林化的升华,园林化是生态城市的基础。他们认为,山水城市是城市里边建公园、发展到城市变成公园。建筑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灵魂是中国特色。它既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塑造完美的文态环境,做到两者并重。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核心是要处理好自然环境和城市的关系,他们认为,建山水城市是要使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关系、和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的专家更形象地说,由于城市化的进展,人们用钢铁和混凝土造就了大量人工的山和水,这里(的)山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大厦,水就是在道路上滚滚如流的车流。山水城市呢,就是要把这两者协调好。使钢铁混凝土的山水和自然的山水融洽起来,和谐相处。也有的专家认为,不能把山水城市只理解为跟自然的关系,还应该理解为它跟文化,跟艺术方面的内涵。所以我认为山水城市,是代表人与自然、代表生态与人文、代表科学与艺术、代表历史与未来、代表物质和精神,总之,山水城市的思想是博大精深,有很大的包容性,值得我们长期地去探索研究。
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主要是这么概括起来三句话。一句就是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第二句话叫做重视现代科技、运用环境美学。第三句话叫做为了市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解释。第一个关于城市生态与历史文化。生态城市其实就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两者是没有矛盾的。现在我们看到北京市建起了一座座长方形的楼,外表像积木块,进到房间里外望一片灰黄,见不到绿色。看到一点点蓝色也是淡淡无光,难道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人离开了自然,又要返回自然,为此,要发扬中国园林,特别是大规模皇家园林像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的园林。这个就把它叫做山水城市。这个我在下面就讲,19世纪统治阶级所享受的这种人居环境,也就是这个上面讲的颐和园、避暑山庄,21世纪的劳动人民应该能够享受到,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21世纪应该能建设这样的环境。下面我还讲。在讲到历史文化的时候,(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纵览历史文化而忧心忡忡。今天我们建筑师对怎样在继承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方面,怎样开拓前进,创造21世纪中国建筑文化,似(有)尚不明朗的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新的辉煌时期恐怕要到21世纪20年代才会来到。预测可能要到辉煌时期,要到20年代才能到来。这里讲的都是关于历史文化的问题。
第二个我就讲一讲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美学的问题。山水城市也就是一个高技术的城市。山水城市还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山水城市是新世纪的大事,它必然也是高新技术建筑的一个城市。关于环境艺术方面,因为涉及的面比较多,我着重讲三个方面。一个是整体美,一个是特色美,第三个关于意境美。古代帝王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为了显示王朝的威严,都非常重视帝京的整体布局。这里就讲到整体的布局、整体的美。具体讲到北京的整体美的问题。这个立交桥应该跟周围的整体的环境相协调,所以这里讲的整体布局、整体的环境、整体的景观,都是讲的整体的美。下面就讲特色美,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不能丢,意境美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比较高层次的美的境界。山水城市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这种意境美,就是诗情画意。就是梁思成先生说的
“建筑情,园林意”需要有这种意境,这个可能是中国特有的,是东方文化的这种特色。
第三个我讲一讲关于为了老百姓和面向未来的问题。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所以这个山水城市的出发点,是完全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广大的市民。不是为了少数的统治阶级。

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