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作者:————————————————————————————————日期: 眉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能力,推进我市工业强市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创新发展工业经济的体制、机制,全面调动了企业家加大投入、做大做强企业的积极性,基本实现工业强市“十一五”目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599户,,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列全省第10位;全市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8亿元,%,。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多点支撑彰显活力。“十一五”末,铝、硅、化工、机械、建材、芒硝、食品、木竹等八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492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82%;实现销售收入627亿元,%;工业增加值172亿元,;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达到187户,3户企业进入全省100户大企业大集团行列,有力支撑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油气化工被列入全省“5785”工程。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末,全市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08项,其中,达到40项,填补94项,达到91项。发明专利276项,申请专利1280项。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低碳意识明显增强。“十一五”末,,%。五年间,全市共关、停、调、改各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88户,。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主战场功能不断增强。“十一五”末,已初步形成“7+3+1”园区发展格局。现有工业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已建成30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到70%,较全省平均水平约高9个百分点。其中金象化工产业园区、铝硅产业园区列入全省“1525”工程的百亿园区。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两化”融合成效初显。“十一五”末,,。光纤和电缆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城区和乡镇,固定电话和宽带通达所有城区和乡镇,,全市部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始尝试信息化,开展网上技术咨询,网上交易,部分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生产管理的智能化。产业层次不高,存在“三多、三少”问题。高耗能企业多、节能环保型企业少;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大集团企业少。第二章“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坚持科学发展、造福眉山人民”为根本取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四大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以园区为基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以产业为重点,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特色产业品牌化,形成具有眉山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再造“眉山工业”。以项目为载体,坚持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投资结构并举,促进投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以信息为手段,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要求,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并重。大开放原则。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抓住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大力引进市外资金和技术,壮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大开放,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集约化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引导关联度紧密的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
眉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