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读书不多,但她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几句话,蛮有意思,她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这可以说是名言,也是她的学问。经典回放选自《论语·为政第二》【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译文】孔子说:审视她的目的是什么,观察她用什么方法实现目的,考察她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用这种方法识人,别人那里还能隐藏呢?别人那里还能隐藏呢?大师释疑【注释】视其所以:看她的目的是什么。观其所由:看她实现目的的方法是什么。察其所安:“安”即满足、喜欢。全句意思是看她爱好什么。叟:有所逃避的意思。学儒一得:带眼识人三法交朋友的好处,没有人不知道;交朋友的坏处,没有人不担心。交到一个好朋友,等于交了一场好运;交到一个坏朋友,比发生一起火灾还可怕。如何结交好朋友而回避坏朋友呢?这就要拿出自己的眼力来。古人说:“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意思是说,聪明人先选准人再交朋友,不聪明的人先交朋友再选择人。所以聪明人很少因交朋友带来麻烦,不聪明者的人却经常因交朋友带来怨恨。唐人孟郊的《审交》诗云:“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杜酒,春浓寒更繁;小人槿花放,朝在夕不存。唯当金石友,可与贤达论。”大意是说,如果与不可交之人结交,到了中途,就会出现诽谤,遭人议论。君子之间的交往,恰如哪陈年佳酿,天气越冷,饮之愈觉香醇;与小人结交就如同槿花绽放,早上才开,晚上就谢了。只有与哪些可以肝胆相照的人结下稳固的交情,才有资格跟贤达之士坐而论道阿!这首诗说明,交到坏朋友,其坏处不仅来自这个朋友本身,还会遭到其她人的排斥的非议。相反,交到好朋友,不但受人称道,也会吸引到更多的好朋友。如何识别某个人是否可交呢?南怀瑾比较推崇曾国藩的识人功夫。她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她的没有了,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她的相书……‘功名看气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她的风度。‘事业看精神’,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穷通看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份,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她走路时的脚踵。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她果然短命。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她的事,她做得很快,但不踏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她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曾国藩的这种识人方法很好,可惜太专业了,一般人不会用。而且,它主要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并不是每一个有出息的人都值得自己去交。我觉得,还是孔子的“视、观、察”识人法比较简便易行,而且对每个人都适用。这种方法如何运用呢?第一,看这个人的追求目标。有的人追求为天下人造福,有的人追求出人头地,有的人追求成名成家,有的人追求把小日子过得安逸。目标不同,境界有别。但不是说一定要跟境界高的人交朋友。关键要看你是否认同她的目标。如果你想为天下人造福,就去跟志向相同的人交朋友。
跟有本事没脾气的人交朋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