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药物警戒y.doc:..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药物警戒作者:白小涓屮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服务与药物警戒的重要性心血管病在全球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牛•命的头号杀手,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病的死广人数在人口总死广人数中约占40%,每年全国死于此病者达200力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心血管病FI益突出,并成为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因此老年心血管病治疗对老年医学提岀更高的要求。药物是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在美国,占总人口数13%的65岁以上老年人,购买的药物占处方药物总虽的33%。然而药品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可能出现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此加强药物警戒,即开展有关药物不良作用或任何其他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现、评估、理解及预防的科学与活动,在医疗服务屮就非常重要。安全用药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人事,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素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不良用药事件的危害已经引起关注。哈佛医学实践研究表明,医院的致残事件有1/5左右是用药所至,用药伤害的死亡率达30%,在美国住院病人中仅次于中风、心肌梗塞、癌症而位居第四。W110指出,欧洲所有住院病人屮15%是因药物不良事件所致。我国1984年对全国18个地区的40多所医院3957份门诊与住院病历和36万多张处方的用药分析显示,药物性损害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占住院死亡总数的5%〜17%。鉴于药物警戒的重要性,1964美国JohnsHopkins大学建立了强化住院病人监测的项目【1],1974年瑞士建立了伯尔尼医院药物监测【2】,1966年开始了波士顿药物监测合作项目(BCDSP)。药物警戒如何发现1、 确定重点监测人群老年人群是一个需要特殊重视的群体。根据美国资料,每年有220力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年龄为20〜29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0〜49岁者发生率为7%;50〜69岁者发生率为13%;70—79岁者发生率较20〜29岁增加了7倍。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与老年人的牛理特点是分不开的【3】。老年人血浆蛋口量较低,体内水分较少、脂肪较多,可以影响药物分布。老年人肝脏重最减轻,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酚的活性降低,因此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约物时,用费剂量应为青年人的1/2〜2/3,同时川药时间间隔应延长。老年人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和排泄功能均有所降低。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健康人群肌酊清除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4】。临床用药时,可根据肌肝清除率來调整用药剂量。药物不良反应危险人群还包括①具有>6个力的慢性疾病史或肝肾功能不全;②服用药物〉9剂/0;③BMI<22kg/m2;⑤肌酹清除率W50mL/min;⑥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2、 确定重点监测药物:我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屮涉及诸多的药品种类,根据4793次处方统计,排在前三位的不良反应分别是;抗结核药(%),抗生素(%),心血管药物(%)o老年人中最常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索抑制剂、钙拮抗剂),地高辛等。此外,老年人应用某些药物,特别
老年心血管病治疗的药物警戒y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