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OSI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是国际标准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在1983年形成了OSI/RM的正式文件,即ISO 7498国际标准。“OSI/RM”来自英文“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OSI七层模型?OSI 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具有清晰的特征。基本来说,第七至第四层处理数据源和数据目的地之间的端到端通信,而第三至第一层处理网络设备间的通信。另外, OSI 模型的七层也可以划分为两组:上层(层 7 、层 6 和层 5 )和下层(层 4 、层 3 、层 2 和层 1 )。 OSI 模型的上层处理应用程序问题,并且通常只应用在软件上。最高层,即应用层是与终端用户最接近的。 OSI 模型的下层是处理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应用在硬件和软件上。最底层,即物理层是与物理网络媒介(比如说,电线)最接近的,并且负责在媒介上发送数据。OSI七层模型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图解OSI七层模型?通过 OSI 层,信息可以从一台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台的应用程序上。例如,计算机 A 上的应用程序要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B 的应用程序,则计算机 A 中的应用程序需要将信息先发送到其应用层(第七层),然后此层将信息发送到表示层(第六层),表示层将数据转送到会话层(第五层),如此继续,直至物理层(第一层)。在物理层,数据被放置在物理网络媒介中并被发送至计算机 B 。计算机 B 的物理层接收来自物理媒介的数据,然后将信息向上发送至数据链路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再转送给网络层,依次继续直到信息到达计算机 B 的应用层。最后,计算机 B 的应用层再将信息传送给应用程序接收端,从而完成通信过程。OSI七层模型各层数据封装结构OSI七层模型?例如,如果计算机 A 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某数据发送至计算机 B ,数据首先传送至应用层。计算机A 的应用层通过在数据上添加协议头来和计算机B 的应用层通信。所形成的信息单元包含协议头、数据、可能还有协议尾,被发送至表示层,表示层再添加为计算机 B 的表示层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随着每一层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而增加,这些协议头和协议尾包含了计算机 B 的对应层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整个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OSI七层模型对应层间的数据通信OSI七层模型?一个 OSI 层与另一层之间的通信是利用第二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的。相邻层提供的服务帮助一 OSI 层与另一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一个OSI 模型的特定层通常是与另外三个 OSI 层联系:与之直接相邻的上一层和下一层,还有目标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例如,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应与其网络层,物理层以及计算机 B 的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OSI七层模型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建立、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 电子的, 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 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物理层的功能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 传输数据?ITT 、EIA RS-443 、EIA RS-232C 、ISO-2593 ?具有物理层功能的设备:RJ-45 、各种电缆、串口、并口、接线设备?其他在Windows 2000下,物理层有网络接口卡(NIC)来实现。它的接收器,通过的介质由NIC附带。由于网络由串行端口组成,物理层也可以包括低层网络软件定义如何将串行比特流分解成数据包。OSI七层模型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与网络层之间,,并对物理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封装.?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封装是指:封装的数据信息中,,控制段用来表示数格连接帧的类型,数据段包含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CCNA基础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