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rrtaaa《黄河颂》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五课。本单元是一组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文章,注重品味内涵。《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做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气势磅礴,展示了黄河不羁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体会理解诗歌的情感,把握诗中形象,还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不能很好地感知那段历史时期的情怀,对理解文本也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解读诗歌内涵。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自主学习,掌握并积累词语,学会运用。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把握黄河伟大坚强的形象和雄浑豪壮的气魄,体会诗中的爱国激情。2、通过交流探究,理解诗歌内涵,理清结构。3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理解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文明与优越的地理特征,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伟大民族精神,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的志向。教学重点:1、感情朗读,调动学生情感,体会诗歌的爱国激情。2、把握黄河的巨人形象,学习黄河精神,树立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的语言,理解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希望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达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章《黄河船夫曲》片段)师: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激情。师: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师自答: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悲愤,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听读诗朗诵,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黄河颂》配乐朗诵)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点拨)有感情才能读好诗歌。①“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②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四句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教师重点语句提示读)大家读的不错,如

rrtaaa《黄河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0-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