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十四]拜佛的深呼吸对身心的利益
·姿势正确拜佛、自然引发深长呼吸(丹田的呼吸)。
·当姿势正确拜下去,自然有强而有力,彻底的‘呼气’,可以把我们体内废气,乃至内心烦恼,气闷怨恨,一起吐出去。把内心执著一扫而光,产生‘安定心’作用。
·彻底吐气,然后全身放松,充分吸气,如此彻底换气,不会有‘死腔’‘废气沉滞’。
·我们吸气时,犹如‘拉风箱’。(我们人体的风箱,就在‘胸腔’。)靠著拉大风箱体积,使风箱内压力变小,外面空气自然向‘压力小处’流入,形成了充气(犹如人体吸气情况)(下右图)。而压缩风箱体积,内部压力就变大,大于外界气压,则气体就流出(犹如呼气状况)。(下左图)
·上面说:我们人体的‘风箱’就在我们的胸部,藉著两种方式进行呼吸,分述于下:
一、藉由‘胸廓肌肉的拉动’
┌变大(则压力减小),外面气体可以流入—吸气。
使胸腔┤
└变小(则压力加大),把气体往外压出—呼气。
下图表示:
胸廓肌肉拉动—胸腔变大变小,和肺、呼吸的关系。(剖面图)
为说明之方便,图中肺泡是“放大”表示出。
其实肺中充满了密密麻麻小肺泡(约六亿个),如果总计肺泡的表面积,大至六十平方公尺,几乎可铺满一个网球场。肺泡群聚如空心葡萄,上覆满了‘血管网’(如葡萄皮上的脉络),肺泡壁和血管网可以互相交通,血中废气,透过肺泡壁—呼出;新鲜氧气,透过肺泡壁—渗入血管—供应全身。
二、藉著「横膈膜’的升降
‘横膈膜’是胸部和腹部的分界膜,它会下降也会上升。
横膈膜由侧前方观
横┌下降—相当于把风箱底部往下拉,风箱变大—胸腔变大(压力就减小),造成
膈│ 空气入肺。
膜└上升—相当于放掉(不拉风箱),风箱弹回—胸廓恢复原状,把气体排出,造
成‘吐’气。)
下图表示横膈膜之下降及上升
横膈膜下降↓
肺可随之↓往下膨胀(吸)
心脏也可随之下降↓
一般常用‘赫氏的模型’来了解呼吸作用。以无底玻璃瓶,下包橡皮膜,下方‘橡皮膜’—相当于横膈膜。
(1)将橡皮膜往下拉,则‘瓶连膜’空间变大,则瓶内压变小(小于瓶外压力),气体依自然物理原则‘往压力小’处去,故瓶外空气往瓶内流,使气球充气—相当于肺膨胀—吸气。
(2)放掉橡皮膜—‘瓶连膜’空间变小,瓶内压上升,压力使气球内之气体外流,故气球扁掉,相当於呼气。
●横膈膜是胸部和腹部之分界膜
(1)若‘由前往后’透视,则横膈膜有如‘帽子型’或‘降落伞’,呈‘弧型面’,它后面在背部附著的状态,如图示,有几对‘脚’,附在腰椎上。靠中线的一对脚(左右脚)附在腰椎2、3、4节的前面,另一对脚附在腰椎(第一节)横突上。
由腹面向后看横膈膜,可看出它呈弧形面,有如降落伞,它靠腹侧这一面,附著在胸骨、肋骨(缘)。它靠背侧那一面,附著在腰椎(横突),及肋骨。它背侧尚有几对‘脚’,延伸到腰椎第四节。
由背面看‘横膈膜’,
拜佛与医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