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第9课: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西递、宏村这两个皖南农村古代民居的历史和特点。发展要求:了解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水系和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以及杰出成就,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联系必修1、必修2的有关知识,理解明清时期皖南古村落民居建筑群形成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从远处看从宏观上了解西递、宏村,了解它的选址、村落布局的特点,感受它的科学价值。西递:桃花源里人家宏村:中国画里的乡村你能看出西递、宏村的村落布局、选址有什么特点吗?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西递、宏村正是依山傍水,“山为骨架,水为血脉”。西递村鸟瞰图宏村鸟瞰图一、桃花园里的人家──西递(一)概况:1、得名:因村边有溪水西流,古代又曾在此地建有递送公文的驿站。2、西递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的原因:其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加之山水形胜、民风民俗极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因而被世人称为“桃花源里人家”。第9课: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3、西递村的船形建制:从空中鸟瞰呈船形状(外形、风帆、桅杆和身躯等方面)4、发展过程:西递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⑴唐末西递村的始祖还居住在婺源的考水;⑵北宋时,胡氏五世祖胡士良举家迁到西递,耕读并举,逐渐繁衍壮大;⑶到了明代开始有西递人外出经商;⑷清代胡氏家族外出经商致富的人开始回村,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宅院、园林、书院、祠堂和牌坊。⑸到19世纪初,呈现“三千烟灶九千丁”的繁盛景象。在明清的几百年间,徽州商帮的活动范围“几遍禹内”,所谓“山陬海涯无所不至”,甚至远涉外洋,经商异国。此时的徽州商帮已具有了雄厚的资本,在盐、典、茶、木等行业中已形成了垄断。徽商中上贾,已“藏镪百万”,中贾亦四五十万,连下贾也达二三十万。以宗族为聚落的徽州宗法社会,渗入徽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社会之中,连徽商也无一例外地“贾而好儒”、“咸近士风”。对于徽商资本的利用,一方面在家乡修建书院宗祠,一方面用以购置土地和建筑宅院。这样既达到了光宗耀祖,又达到了光大门楣、奖掖后学的目的。──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探究: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徽商的兴起与徽州村落的兴建之间的关系。(二)西递古民居:1、西递村的基本风貌:至今仍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所以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2、西递村村落街巷系统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以东向为主,向南向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3、西递村民居建筑特征:⑴店铺前店后库、前铺后户。⑵民居多为木结构三开间,呈内向的方形或长方形。4、地位:西递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学思之窗】想一想,履福堂和笃敬堂的这些楹联体现了什么思想,你怎样评价这种思想?⑴履福堂和笃敬堂的这些楹联体现了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徽商既能够通过经商致富,又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中敦厚、勤劳、善良、坚忍不拔和重视教育等思想。⑵徽商在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为世俗的习惯和传统所累,他们通过经商致富,为社会和自己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财富,推动了历史和社会的前进。这些必将要求徽商顶住社会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徽商在经商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并能够尊重知识、重视知识的思想,也充分地说明了徽商的发展具有区别于封建时代一般商人的特点。——《三维》P68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主题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