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仲青谈退热法及临床应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王仲青谈退热法及临床应用.doc:..王仲青谈退热法及临床应用关键词:退热法;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8-1568-02已故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之一,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仲青先生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笔者年青时曾聆听其教诲,为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兹将其临床常用的几种退热方法及医案整理于下。发热是疾病中常见的主症之一。《索问》中的《热论》、《刺热论》、《评论热》;《灵枢》中的《寒热》、《热病论》等篇,都是论发热为主的专篇,《伤寒论》系论述外感发热病的专著,《金匮要略•血(广卑)虚劳篇》有内伤热病之证。故后世又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清代温病学说的完善,使外感发热疾病的辨证论治向着更切合临床实际的方向发展。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发热症采用了各种类型的退热方法,至今用之临床,屡验不爽。今就多年的临床体会,现将中医的发汗退热法、轻和解退热法、养阴退热法、调和营卫退热法、清宣解退热法,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和点滴经验,以期共同切磋。1发汗退热法适用于外感发热,在临床上比较常用,是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汗法”,亦称“解表”或“发表”。肌表是人身之外围,六淫伤人,一般都出现表证。此时邪气轻浅,故使用解表或发汗的方法使邪气仍由肌表而出。《内经》曰:“因其轻而扬之”,又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明确提出了客邪在表的治疗原则,如治不得法,邪不得外解,必传变人里,以致变证,坏证蜂起,酿成大患,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告诫医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由此可见,汗法列为八法之首是有其深刻意义的。临床上解表法常常分为辛温解表法和辛凉解表法两种,但根据不同患者的阴阳气血虚实之异,尚须灵活变通,如滋阴解表、助阳解表、益气解表、养血解表等等,才能知常达变,病中肯縈。笔者体会应用解表剂须掌握一个原则,凡是由外感引起的发热,即使热势高张,仍然怕见风寒,不欲揭去衣被的,应以发汗为务,不可见热清热,过用寒凉,冰伏邪气,不能透气,应遵循《内经》“体或燔炭,汗出而散”的原则治之。案1李某,男,30岁,1987年4月20日就诊。患者因偶感风寒,继之发冷,经西医注射安痛定、葡萄糖,口服四环素、扑热息痛等治疗,至下午恶寒加重,盖棉被3层仍发抖觉冷,切脉:六部皆洪大紧数,以手拭额,热势如焚,°C,鼻中出气灼热,舌红苔薄白,无汗,伴有头晕呕恶。证属外寒束表,治宜发汗解表,令其邪自汗出而身热自退,拟九味羌活汤加减服之。药用:羌活9g,,,,)\\<6g,葛根12g,,厚朴6g,半夏6g,生姜2片,竹茹3g。服1剂后,高热渐退,脉象平和。按九味羌活汤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为外感风寒湿邪兼里有蕴热雨设。本病由外寒束表无汗发热,胃气不和上逆呕恶所致,故用羌、防、细、豉解表发汗,头痛用川苇配葛根助以上药增强取汗之力,伍以陈、朴、半、姜、茹和胃止呕,因里热不甚,故去苓;阴液未伤去生地,湿不甚去苍术。上述病例,王师为什么没有用麻黄汤之类呢?因天水地区地处陇南,雨水充足,气候湿润温和,又因英病在春末夏初之时,时令转暖,使用麻黄汤之属已不合拍,所以用九味羌活汤佐以和胃之

王仲青谈退热法及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9-1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