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选择:2 分×10=20填空:1 分×10=10判断:1 分×10=10简答:6 分×5=30论述:15 分×2=30第一章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科学(1)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或潜意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2)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要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可能论述):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1)尝试式教学: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知道应该“如何教”,不懂如何有效教(3)策略式教学:不仅懂得如何教,更懂得如何有效教第二章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一实践):l 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l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l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一结合)l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l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l :准备律、练习律、: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1)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4)提倡发现学习(5),尤其在中国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了解 37 页)、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学生观:每个人头脑里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学习观: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第三章 (1)认知内驱力: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了解内涵(55 页):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M=V·:一类是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50%的成功率);二类是避免失败动机,倾向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会回避 50%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
高等教育心理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