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解读资管新规.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解读资管新规自 2004 年中国银行发布第一支理财产品至今,资管市场已经建立和发展了 14 年。资管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 2012 年后,资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在快速增长过程中,资管行业也积累了很多的风险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刚性兑付、多层嵌套、监管套利、期限错配等方面。并且随着资管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在不断累积。尤其是非标业务的过快增长,已经引发了监管的关注。2017 年一行三会联合外管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又称“资管新规”),后在经历半年的讨论和酝酿后,2018 年 4 月修订后的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这是一份对于资管行业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规范文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资管新规的出台始于风险防范,全文也在重点强调如何通过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资管行业的转型。本文即是从风险防范的视角解读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出台背景资管新规的酝酿直至最后的正式颁布实施是在中央反复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的背景下推出的。从宏观层面来讲。中央在 2015 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之后去杠杆防风险被反复提及。2017 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既要防范“黑天鹅”, 更要防范“灰犀牛”,充分反映了本届政府对于金融风险的关注和重视。2017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放在首位的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出台风险监管的政策是有政策背景的。从行业层面来讲。资管行业近年来有了高速增长,全市场资管规模由 2012 年的  万亿元增长到了 2016 年底的  万亿元,年均增长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资管业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第一,刚性兑付。以银行理财为例,根据 wind 统计数据显示,净值型产品占比 %,在所谓净值型产品中,还存在大量的调节收益,给客户刚性兑付的产品,实际的净值化产品的占比更低。刚性兑付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是扭曲了资金配置的价格, 提高了融资成本;二是偏离了代客理财的本源,不能实现客户风险收益自担的原则,导致风险在银行体系内累积。第二,监管套利。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原有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资管市场的发展。资管市场中,存在大量为规避监管而设置的通道和委外业务。多层嵌套导致的问题就是投机频繁,资金成本不断被抬升;同时由于层层嵌套,实际的杠杆水平远高于监管要求,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会是系统性的风险,对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第三,资金池运作。产品之间相互倒仓,期限错配,收益相互调节。资金池运作将不同产品之间的风险不断累积,难以核算实际风险。同时期限错配,一旦产品运作中出现问题,引发的将会是整个资金池的风险。四是,脱实向虚。除了大量的通道和委外业务,还存在大量的同业投资,并且这部分的占比越来越高。以同业存单的发行情况为例,2016 年底同业存单在债券发行中占比 59%,2017 年底为 64%。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相互空转,产生的后果:一是抬高了融资成本,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愈发突出。二是,同业空转导致风险相互传染,层层累积,也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无论是宏观政策指引还是行业发展的现状,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发布资管新规都势在必行。 资管新规:如何防范风险资管新规是基于防范风险和规范资管行业发展而出台的,那么在防范风险方面资管新规有哪些着力点呢? 风险分层新规要求资管机构应当“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要建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其实是要求对客户、产品乃至投资标的进行区分。具体而言是要实现客户分层:将客户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类,加强适当性管理,向客户销售与风险承受能力想匹配的产品;产品分层:将产品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按照投资方向界定了产品的特征;资产分层:将投资标的分为不同的类型,对投资范围进行了清晰界定;委托投资分层:新规规定资管公司可以将本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募集资金投资于其他资管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相当于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投资,但是对于不同的产品委托机构不同,其中公募产品的受托机构必须是金融机构,私募产品可以是金融机构和私募基金。客户分层实际上是按照客户的资产规模区分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按照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投资风险差异的标的资产。或者资管机构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投资,但是也是按照风险偏好的差异委托不同的产品。风险区分和甄别有利于实现风险与投资收益相匹配的模式, 为打破刚兑提供了基础。(见图 1) 风险隔离新规前的资产管理模式由于对风险没有进行隔离,导致风险在投资者与资管机构、自营资金和代客资金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解读资管新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