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感冒拔罐疗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感冒拔罐疗法感冒是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疚病,涉及到千家万户。患了感冒,许多年轻一点儿的人一挺就过去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强。有一些人患了感冒,是吃些感冒药帮助挺过去。还有一些体质较差的人患)感冒,为了很快治好感冒,则去医院输液。患了感冒吃药、点滴,虽然无可非议,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生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但造成抗药性的出现,同时也容易引起新的疾病发牛。治好了这种病,却导致了另一种疾病的发生,而且更难治疗,得不偿失。一般来说,感冒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对于风热型,我们拔大椎区,因为火和热是向上走的,对于风寒型,拔腰中区,因为寒、凉是在下面。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于是我们可以在大椎区和腰中医两处都上罐,不管是风热型还址风寒型,都会起作用。如果发热,可以将大椎区改为神道区,也就是大椎区下移一个罐口部位。如果检验白细胞偏高,有炎症,则加拔肝区和脾区,因为肝藏血,脾生血,引起感冒的病菌也是存在于血液之中的,我们吸拔肝区和脾区,可以增加免疫力,帮助消灭病菌。对于中医来讲,以胸膈为界分上、、三阳的经脉,上管火,下管寒,所以,我们拔罐,总是一上一下地选择上罐部位。普通的感冒,大都是偶感风寒,,所以还应该在肺区上罐。轻微感冒拔大椎区、腰中区即可,稍重一些在大椎区两侧加拔肺区,或肺上尖区,发热加拔脾区、肝区。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上:指吸拔大椎、神道区;下:指命门、腰中区和尾根区;左:指脾区,包括脾上尖、脾下尖区;右:指肝区,包括肝上尖、肝下尖区。左脾右肝,一定要记住,是最常用的部位。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连续输液10多瓶也没见感冒好转,吃了好长时间的药也不见强。这是因为他们的体质比较差,应该从提高自身免疫力着手来治疗,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快捷方法就是拔罐。我们在用拔罐治疗感冒的时候,-4次,也可以每天拔l—2次,时间可以从40-50分钟,甚至一小时。虽然痛一点,但是效果有时比点滴要好得多。如果感冒的同时伴有严重的咳嗽,在拔罐的同时,取一杯温开水,每当要咳嗽之前,用水压一下咳嗽,起止咳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一小时用一杯水就够了,按照中医理论,肺主肃降。清气上升,提供人体需要的氧气,浊气下降,以浊气下达小腹为顺,通过胃肠排出。肃降不利,才导致气逆而咳。胃肠有阻遏肺气肃降之嫌,所以加拔胃肠部位。吸拔华盖区可以治疗咳嗽,效果较好。对于感冒伴有咳嗽应拔华盖区。有的感冒是由于胃肠问题引起的,所以,脐中区及附近的胃肠区、气海区,应该根据需要上罐。感冒,这里是指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春秋气候变化时多有发生。俗话说:无火不感冒。实际上,易患感冒的人,多是自身经络不畅通,身体免疫力差,以至稍受风寒,感冒上身。感冒的症状一般有两种:一是发热、多汗、咽痛、咳嗽;二是不发热、无汗、头痛。对于不发热的情况,取大椎区和腰中区上罐,对于发热的情况,取神道区、腰中区、肝区、脾区上罐。对于发热重的病例,根据情况可以一日上罐2—3次,甚至5次。对于儿童发热的情况,可以在后心区上罐,时间可以短一些,20分钟左右即可,多拔两次。有的发热是由于其他病症引起的,比如是因为胃肠疾病引起的,还要参考其他病症的治疗部位上罐。但是,在未找到病因之前一定要坚持拔罐,控制和减轻病情。【上罐部位】①大椎区;②神道区;⑧腰中区;④肝区;⑤脾区。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一、风寒感冒(一)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大椎、背部膀胱经穴。(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3)拔罐方法采用走罐法。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2、方法二(1)选穴大椎、肺俞、合谷、列缺。(2)定位大椎:见前。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

感冒拔罐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968 KB
  • 时间2019-10-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