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职 称学历测量年限备 注刘国雄测量高级工程师大学12 年集团公司测量主管陈征文测量工程师大学10 年四公司精测队队长吕国栋测量工程师大学11 年二公司精测队队长测 量 人 员 表武广客运专线隧道 SDⅣ标(牛岭、高岭隧道)测量方案1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重点隧道工程 SDⅣ标段包括牛岭、高岭两座隧道。其中,牛岭隧道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及清远市境内,进口里程为 DK2017+105,出口里程为 DIK2024+693,隧道全长 7588m,最大埋深约 510m,在隧道出口端左侧设置横洞一座,长 93m。高岭隧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境内,进口里程为 DK2064+387,出口里程为 DK2069+945,隧道全长 5558m,最大埋深约 555m。两座隧道设计均为单洞双线隧道,属低山深丘地貌,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 100~500m,竹树成林,植被茂密,常规测量困难。2 测量安排牛岭、高岭隧道属长大隧道,为确保隧道的贯通精度,我单位将组织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程师、测量技工上场进行控制测量、日常施工测量,并配备性能稳定、精度满足本工程需求的整套测量仪器,本着严谨、求精的科学态度,圆满完成该工程的测量任务。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1双频 GPS徕卡 RTK1230台35+1ppm2全站仪徕卡 TCR702套22″2+2ppm3全站仪拓普康 GTS711S套12″2+2ppm4全站仪拓普康 GTS332台22″2+2ppm5水准仪苏光 -2套11mm 备用王明哲测量助理工程师大学3 年项目部安晖高级测量工中技8 年项目部杨克云高级测量工中技8 年项目部汪健高级测量工中技9 年项目部刘心亮高级测量工中技20 年项目部陈宏超中级测量工中技6 年项目部投 入 的 测 量 设 备 表3 测量依据①《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②设计提供的 GPS 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③本工程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及隧道总平面图、洞口布置图;④测量仪器设备情况:仪器精度、性能状况。 洞外平面 GPS 选点布网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GPS 控制桩表、隧道平面布置图、洞口布置图,经过实地踏勘,布设平面 GPS 控制网,选择通视良好、坚实稳定的地方埋设控制桩。设计单位每个洞口仅有两个 GPS 控制点,复测与控制测量采用 GPS 同步进行,在每个洞口埋设 2~4 个 GPS 加密点,与设计点组成空间大地四边形和三角形,利用 GPS 观测内符合精度和残差分析,可复核设计单位提供 GPS 控制点的点位精度。控制网的布设严格按《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的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 外业数据采集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外业数据采集采用瑞士徕卡双频 RTKGPS1230 接收机三台套进行,静态作业模式,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静态基线±(5㎜+);高程±(10㎜+1ppm)。野外 GPS 数据采集时严格按《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 号)中 B 级网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卫星高度截止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5 个,几何精度因子 PDOP 值<,采集历元间隔为 15 秒,有效观测时段长度>90分钟,最大为 120 分钟。在野外观测时,仪器、天线安置严格整平、对中,置中误差小于1mm,天线高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互差小于 2mm 取平均值,同步观测时确保接收机的开机和关机时间的同步。 平差处理首先进行基线向量的质量检验(1)同步环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应满足:(Wx,Wy,Wz)≤1/5·δ·n1/2Ws=(Wx2+ Wy2+ Wz2)1/2≤1/5·δ·(3n)1/2(2)复测基线较差应满足:Δs≤2·21/2·δ式中:δ=(a2+(bs)2)1/2a 为相应等级的固定误差 b 为比例误差s 为环中基线的平均长度 n 为闭合差基线条数对不符合上述限差的闭合环或基线,根据全网的具体情况分析,检查哪一条基线含有粗差,应及时剔除,必要时进行重测,以确保成果的整体质量。在各项质量检查符合技术要求后,进行 WGS-84 坐标系中的三维无约束平差。在无约束平差中,应关注 F 检验和点为残差,确定异常观测值,并对其进行检查和分析,决定弃舍。数据处理软件采用徕卡公司随机提供的 LGO 处理软件,采用北京54 坐标系,中央
武广测量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