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分散系1、定义: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注意3、分散剂:另一种物质(即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4、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分散质粒子小于1nm)(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⑴对于溶液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溶质、溶剂的概念只适用于溶液,不适用于其他分散系。⑵导致三种分散系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分散质粒子大小的不同。二、胶体1、胶体的外观:⑴小粒子聚集到在一起形成分散质粒子(Fe(OH)3胶体)3、胶体的分类:(按照分散剂的不同)⑵大分子直径达到胶体粒子大小的限度(蛋白质胶体)液溶胶气溶胶固溶胶胶体(分散剂是液体如Fe(OH)3胶体)(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如烟水晶、有色玻璃)4、Fe(OH)3胶体的制备:类似于溶液,多数均一、透明2、胶体分散质的构成:二、胶体⑴小粒子聚集到在一起形成分散质粒子(Fe(OH)3胶体)3、胶体的分类:(按照分散剂的不同)⑵大分子直径达到胶体粒子大小的限度(蛋白质胶体)液溶胶气溶胶固溶胶胶体(分散剂是液体如Fe(OH)3胶体)(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如烟水晶、有色玻璃)4、Fe(OH)3胶体的制备:原理:注意事项:⑴要向沸水中加入铁盐。⑵要继续加热至溶液为红褐色。2、胶体分散质的构成:1、胶体的外观:类似于溶液,多数均一、透明二、胶体5、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提纯:把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混合成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用两支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学生实验现象:加入AgNO3溶液的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原因:半透膜的口径只允许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透过。微粒具有扩散功能,Cl-能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蒸馏水里去,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加入碘水的试管无变化。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于半透膜内蒸镏水二、胶体5、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提纯:---渗析⑵定义: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中,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⑴胶体提纯时要多次渗析。⑴原理:胶粒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注意⑵通过验证溶剂中是否有含有杂质离子或分子检验胶体是否提纯完全。6、胶体与悬浊液的分离---过滤⑶可用作半透膜的材料:蛋膜、肠衣、动物膀胱、植物细胞膜、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思考:对悬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混合的物质该如何分离?二、胶体7、浊液、胶体、溶液的区别: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分散质粒子特点外观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1nm1nm~100nm>100nm离子或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三、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2、布朗运动:3、电泳:4、胶体的聚沉:丁达尔现象(胶体)(溶液)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