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汽轮机级内损失.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刘凤娇河北工程大学08级热动01班摘要:根据上课及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容,汽轮机的级内损失直接影响其效率,所以研究汽轮机的机内损失很重要。汽轮机级内损失(steamturbinestage10sses)蒸汽在级内流动产生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叶栅损失、余速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鼓风损失、斥汽损失、漏气损失、湿气损失等项。以及简单介绍了他们各自损失的原因,以便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效率。关键词:汽轮机级损失原因前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的人均能源拥有量较低。因此,节能降耗对我国国民经济至关重要。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的电力行业进行能源有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力供应具有很大的意义。汽轮机是电厂三大件之一,它是一种以蒸汽为工质,并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机械。汽轮机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以防止相互摩擦发生事故。由于间隙的存在,使一小部分蒸汽从间隙流过而不做功,降低了汽轮机效率。因此进行汽轮机级内损失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汽轮机级内损失(steamturbinestage10sses)蒸汽在级内流动产生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流动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气损失、湿气损失、叶高损失、扇形损失等项。、流动损失蒸汽在汽轮机级内的流动损失包括喷嘴损失、动叶损失和余速损失。1)喷嘴损失和动叶损失是由蒸汽流过喷嘴和动叶时汽流之间的相互摩擦及汽流与叶片表面之间的摩擦形成的。2)余速损失是指蒸汽在离开动叶时仍具有一定的速度,这部分速度能量在本级未被利用,所以是本级的损失。但是当汽流流入下一级的时候,汽流动能可以部分地被下一级所利用。如果是多级汽轮机这种现象称为重热现象。为充分利用其余速,。各级余速的利用提高了汽轮机的内效率。三、叶轮摩擦损失叶轮摩擦损失由于蒸汽的黏性在叶轮表面形成附面层,由叶轮带动旋转,与蒸汽戮附在隔板和汽缸壁上的附面层之间形成摩擦阻力;并由于叶轮离心力的带动,在汽室内形成涡流。克服摩擦阻力和涡流所形成的能量损失叫做摩擦损失。摩擦损失通常由实验确定,并可用斯托多拉(Stodola)经验公式估算。因叶轮摩擦损失与燕汽比容成反比,汽轮机高压各级比容小,该项损失较大,在低压各级,由于比容很大,该项损失有时可忽略不计。减小叶轮周围的蒸汽空间,提高叶轮表面的粗糙度也是降低叶轮损失的有效方法。四、部分进汽损失1)、鼓风损失摩擦鼓风损失是指高速转动的叶轮与其周围的蒸汽相互摩擦并带动这些蒸汽旋转,要消耗一部分叶轮的有用功,隔板与喷嘴间的汽流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涡流也要消耗叶轮的有用功。在多级汽轮机中,前一级余速可被下一级全部或部分利用,以余速利用系数产来表示。一般产~0~,产~。若前后二级的平均直径无阶跃性变化,~1,调节级的直径通常大于其后的第一压力级直径鼓风损失和斥汽损失级的喷嘴组弧段占全圆周的比例,称部分进汽度。当级的部分进汽度小于l时,,动叶产生鼓风作用,消耗一部分有用功,形成鼓风损失。鼓风损失可由经验公式估算出来。如果将不进汽弧段处的动叶片用护罩包住,使鼓风区域缩小,

汽轮机级内损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