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形资产边界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强化,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包括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界定、分类乃至无形资产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单项无形资产的理论、应用、开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但随着无形资产研究热潮的温,关于无形资产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有人甚至将职业道德也列入无形资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冷静思考。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由于其质的规定性,都有相应的内涵和外延,以保持该事物的独立性、稳定性,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如果某事物的外延过小,无疑不利于对该事物的全面认识和把握;相反,如果事物的外延过大甚至无限大,势必侵犯其他相关领域,甚至异化为另一个事物。因此,我认为,无形资产也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边界,以维护无形资产研究的严谨性、严肃性和无形资产应用与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就无形资产界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通过无形资产概念的梳理,探讨无形资产的合理边界。本论文出自无忧论文网,如果您需代写论文,可以咨询:QQ:1422600067电话:**********一、无形资产界定中的问题及成因从总体上看,无形资产的界定问题可以从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两个方面分析。’!理论研究中的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理论研究中,通常表现的主要问题是无形资产外延的扩大化。随着知识经济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人力资源已被大多数人列入无形资产,企业管理方法、资本运营能力、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酒店业的星级评定以及市场营销网络、顾客忠诚度、重要的顾客名单、业务伙伴、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大额广告费等,也被一些人列入了无形资产。此外,还有将职业道德列入无形资产的观点,其认为“把职业道德列入无形资产,决不是把无形资产作为什么都可以装的‘筐’,而是因为它符合我国《企业会计论文准则》规定的‘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概念。职业道德成为资产面临的难题似乎是如何进行‘货币计量’?其实既然‘商标权’‘、商誉’可以量化,笔者认为:职业道德的‘货币计量’没有什么障碍。”可见,无形资产几乎到了除了有形资产以外无所不包的地步,似此,有关法律法规、意识形态以及生产关系是否都可以纳入无形资产范畴?!!实务操作中的无形资产这里也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界定的扩大化。例如,有调查显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所列示的无形资产多达(#项,而其中的电力增容费、用水增容费、热力增容费、发电机组增容费、技术服务费、技术转让费、技术资料费、通讯网络费、土地开发费、征地补偿及开发费、供电贴费、借电贴费、电话选号费、输变电配套工程、集中供热、市场摊位费、交易所席位费等,究竟是属于无形资产性质还是待摊费用性质?上述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有三:一是对无形资产概念的认识有出入,认为“凡是没有实物形态、可以长期使用的,都属于无形资产”;二是对无形资产特征的认识不够全面,只注重“没有实物形态、长期使用”特征,忽视其他相关特征;三是为了虚增利润,人为地将属于待摊费用甚至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列为无形资产。研究、应用和管理无形资产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各项经济资源,但我们不能无原则地扩大无形资产的“势力范围”,应当对无形资产的概念进行分类梳理,除了会计中的无形资产,是否还存在会计以外的无形
关于无形资产边界问题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