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信用证欺诈及其对策.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信用证欺诈及其对策.doc:..论信用证欺诈及其对策[提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使得各国间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信用证因其融资便利、交易安全、运作规范等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由于信用证付款机制自身存在一些不完善与盲区,导致某些不法商人利用其缺陷,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信用证欺诈。因此,反信用证欺诈问题的研究,在当下具冇重要现实意义。关键词:信用证欺诈;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试论信用证欺诈与对策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9日一、信用证欺诈的认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没有对信用证欺诈的概念做出规定,国内法关于信用证欺诈的规定起着重要作用o我国最高院《信用证规定》第8条对信用证欺诈规定了四种情形:(1)受益人伪造单据或者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2)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3)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单据而没有真实的基础交易;(4)其他进行信用证欺诈的情形。理论界对于信用证欺诈的概念也有着诸多讨论。其中有观点将信用证欺诈界定为,在国际贸易信用证业务中,一方当事人有意的曲解真相或故意制造假象,以诱使其他当事人依赖该曲解的真相而失去属于自己的有价财产或放弃某种法律上的权利,从而达到从中获取该信用证业务项下的款项、单据或者货物的民事欺诈行为。笔者认为此观点对于信用证欺诈概念的理解较为准确全面。二、信用证欺诈产生的原因信用证欺诈的产生有许多原因,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防范、应対信用证欺诈。(-)信用证制度两大基本原则的缺陷。UCP600第4条a款:“就其性质而言,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开立基础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含有对此类合同的任何援引,银行也与该合同无关,且不受其约束。因此,银行关于承付、议付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不受申请人基于与开证行或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任何请求或抗辩的影响。受益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利用银行之间或申请人与开证行之间的合同关系”。第5条:“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单据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履约行为。”第14条a款「按指定行事的指定银行、保兑行(如果有的话)及开证行须审核交单,并仅基于单据本身确定其是否在表面上构成相符交单。”第34条:“银行对任何单据的形式、充分性、准确性、内容真实性、虚假性或法律效力,或对单据屮规泄或添加的一般或特殊条件,概不负责;银行对任何单据所代表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履约行为的描述、数量、重量、品质、状况、包装、交付、价值或其存在与否、或对发货人、承运人、货运代理人、收货人、货物的保险人或其他任何人的诚信与否、作为或不作为,清偿能力、履约或资信状况,也概不负责。”上述为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原则”和“表面相符原则”。这两项原则是信用证结算方式最为重要的特色,也是信用证得以广泛存在的基础。两项原则规定了银行只负责审核单据,不必考虑货物的真伪及基础合同的履行情况,对单据的真实性不负有责任。这使得银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贸易过程也得以便捷进行,体现出了信用证结算的优越性。但这种独立自主的交易规则与程序未与基础贸易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成为信用证欺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二) 信用证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当前,信用

论信用证欺诈及其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