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之浅见.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之浅见.doc:..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之浅见广丰县永半小学秦剑英在《辞海》中,策略一词指的是“计谋策略”O而在较为普遍性的意义上,策略涉及的是为达到某一冃的而釆用的手段和方法。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学策略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但在通常意义上,人们将教学策略理解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活动的作用中。(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屮级)》2007年10刀第一版第50页)李伟臣老师的讲座中所提倡的探究学习的“5E”教学模式,参与、探究、解释、迁移、评价的五个基木环节中,每个环节的实施都要有相应的策略支撑。下面我就李伟臣老师讲座中所涉及的15个教学策略中,选取我最感兴趣的第八个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谈谈我口己一点粗浅的体会和想法。有关“地球和宇宙”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儿童了解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儿童通过对地球物质的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意义,从而对地球物质怀抱感激之情。同时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的破坏,树立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意识。不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不是孤立的,它是与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此,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冃标的达成必须与具体的教学相结合。具体表现在:(1)在活动中体验。教科书的内容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木点,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水平以及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去开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而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只是教学的底线,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应由师生的互动而产牛的,说教和贴标签式的教育没有任何意义,当学生的言行不一时,教学的效果是负向的。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才会真正收到成效。(2)在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科学课程目标的改变把重点放到了学生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知识则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资源和载体。因此,在构建新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注重目标的多纬度、多元化,能面向全体学生的长期全面发展。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来构建大目标,然后根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已有认识再分别构建多元的分目标。但这些目标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很多吋候,学生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完成学习过程,很多教育性目标是不必点出来的。(3)在交流屮感悟。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时,只要稍加指导,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大家就会互相启发下有所感悟。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结果,不断调整课堂内容,修正某些环节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学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重中Z重,也是实施和体现新课程理念最有利的环节。要优化教学活动,首先要改变以往机械演教案剧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单纯对书木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吋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

论文《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之浅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10-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