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作者:————————————————————————————————日期: 新华日报今全文刊登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05-1708:15:07 复制本文地址传给QQ/MSN线上好友【大字中字小字】【打印】【发表评论】 目录序言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第一章“十五”发展成就第二章“十一五”发展阶段第二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指导思想第四章总体目标第三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第五章产业发展第一节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第二节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五节加快信息化步伐第六章城乡发展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二节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第三节推进城市现代化第四节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第七章区域发展第一节优化产业布局第二节加强区域分类指导第三节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第四节健全区域合作互动机制第八章和谐社会第一节坚持富民优先第二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节建设文化大省第四节发展卫生事业第五节强化社会公共管理第六节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第九章人口资源环境第一节加强人口工作第二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三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节发展循环经济第五节加强资源管理第十章科教人才第一节强化自主创新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第三节建设人才强省第十一章体制改革第一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第三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四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十二章对外开放第一节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第二节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第三节提高经济第四节加快人才第四篇规划保障和规划实施第十三章经济调节第一节调整积累和消费比例第二节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第十四章重大工程第十五章实施机制第一节建立完备的规划体系第二节完善衔接协调机制第三节形成分类实施机制第四节强化组织落实第五节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专栏1: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的功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战略谋划与总体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将中长期发展“计划”改为“规划”,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发展规划具有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是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的规划。根据国家对发展规划的定位,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引导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使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约束性指标:是体现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实现。序言“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第一章“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弘扬“三创”精神,实施五大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协调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15元。,。经济增长效率明显提高,资本产出率由2000年的22%上升到38%。经济结构得到优化。2005年,::,::;%;%;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线、沿海产业布局主体框架初步形成。体制活力不断增强。各项改革有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释放,非公有制经济
江苏十一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