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阜宁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阜宁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理)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日期:、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法、墨、、法、儒、、儒、道、、道、墨、法(),“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思想中的“礼”():“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以致良知(),但他在蒙古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1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A.《红楼梦》B.《醒世恒言》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据此判断,()“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①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孔子改制考》 《文学改良刍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井冈山的斗争》(),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时务报》B.《青年杂志》C.《新青年》D.《民报》(),孙中

江苏阜宁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364 KB
  • 时间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