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闻的定义:广义的新闻,泛指媒介,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中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陈,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一体裁新闻: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三大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准确)2、即时性(反映迅速及时)3、公开性二、新闻媒介1、报纸新闻特点:1、报纸主要以文字符号作为新闻的传播媒介(判断)2、储存性,可记录性3、受众的依赖性4、具有很强的组合效应弱点:传播速度慢、时效性差2、广播新闻(诞生1906,正式播音1920)特点:1、以声取胜2、传真性,及时性、时效性、现场感3、覆盖面大,渗透性强弱点:时间限制,缺少整体组合,排他性强真实性理念客观性理念三大基本特征:1、注重事实,尽量真实的呈现事实和摹写现实2、事实和观点分开,忌讳将带有强烈色彩的观点重做基本事实,误导受众3、避免个人化的主观倾向(填空)1、“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就是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a、客观的陈述观点(引用双方观点)b、客观的陈述事象c、客观的“说话”(没有绝对的客观性)2、公正原则a、必须秉持公正立场b、必须坚持公正表达(注重表达情绪)c、必须展开公正评论(正确引导)3、平衡原则(简答)a、平衡手法作为报道手段(微观)为了使报道公正准确,记者必须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消息源获取信息,并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体现平衡报道;b、平衡手法作为编辑手段,把代表对立双方利益、观点的报道或图片以对称的形式组合到一起,而不是以偏概全,甚至出现“一面倒”现象;c、平衡手法作为媒体手段(宏观),一个负责人的公正的媒体,更多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要考虑到所报道的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因而必须坚持客观,平衡的报道立场。三、时效性理念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是媒体树立威严形象的必要前提1、“抢新闻”的现代时效观,抢新闻实质上抢的是新闻的时间差。A、必须快速反应(抢的意识,突发性事件)b、讲究整体配合,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离不开记者个人的新闻敏锐和积极主动,但在报道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时,还必须依赖新闻传媒整体实力的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c、实现全天候报道2、全时态报道的动态时效观如今的媒体报道是全时态的,不仅有发生时态,还有过去时态和未来时态,它突破了以往一事一报、一时一报的时间概念,而降多种时态集于一体,既有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又有事件发展的变化走向。新闻时态化三个层面:a、以进行式快速反应当前事态b、以追溯式回访昨日起因c、以预测式揭示未来走向这种全时态报道模式,使现代新闻再新的层次上体现出“新闻”的本义3、对“时效性”的多维理解(动态性。多参照系)A、时效性与时代感,新闻报道的新鲜度,不仅以快保新,还以一种强烈的时代感来保鲜b、时效性与时机性,新闻报道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播发,其社会反响会在相应的条件下发生作用c、时效性与“化旧为新”采访的本质: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各种采集和挖掘事实材料的职业性活动一、“采访”的含义(理解)邵飘萍(记者)《时机应用新闻学》,我国第一本有关新闻采访学的专门著作A、新闻采访中的调查研究也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点差研究,有自己的特殊性,表现为:(问答)1、新闻性2、公共性3、时效性4、可感性5、公开性(填空)B、新闻采访的主要形式(理解):1、查找信源新闻发言人,官方权威等提供的消息,专家学者的分析判断,时间目击者的叙述,

新闻采访与写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