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
(代序言)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
面向世纪的基础教育究竟怎么办?基础教育向何处去?很多同志提
出了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一些人试图给以解答,提出了好几种答案。一
种提法是:要与国际教育接轨。这种提法已见诸报端杂志。对于这一提法,
我个人是有看法的。第一是这种提法盲目性很大,不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比如美国年人均教育经费为美元,我国年人均教育经费约
美元。两者差距这么大,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第二是这种提法忽视了教
育性质任务的不同,各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性质和任务,国家不同,人
生观、价值观等都不同。我们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这是很
难“接轨”的。具体到各个学科情况也千差万别,很难“接轨”。另一种意
见认为面向世纪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培养英才和尖子,中国教育问题是没有
出尖子,没有出几个大科学家,当务之急是出英才。当前英才教育的舆论思
潮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很多学校搞超常儿童试点班。搞超常班进行研究实验
是可以的,但不要“刮风”,要扎扎实实地搞一点研究,如果作为基础教育
改革的方向,作为奋斗目标是不可取的。
面向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
走向素质教育。对于基础教育来讲,走向素质教育是一项大政。也可以说,
提高方公里土地上、在拥有
亿人口的中国的一项大政。如果讲大事,这是头等大事;如果讲重要,这
是重中之重;如果讲紧迫性,这是当务之急。走向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发展、
富国强民的需要,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昌盛的需要,这是社会稳定、长治
久安的需要,这也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不会被开除球籍,永远立于先进
民族之林的需要。
素质教育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其科学内涵如何表述,是要请专家们进行
研究论述的。但是作为一种改革思路,必须确定下来,要刻不容缓地从现在
起就为走向素质教育进行努力。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贪污腐败、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偷盗扒窃、卖淫嫖娼以及拐卖妇女儿童等,是决不能
任其发展的,是不能带到世纪去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当然不能从国
民素质不高一个方面来概括,还有其他复杂的原因,如经济条件是否具备、
法制建设是否完善、管理是否科学等。但不可否认,从根本上讲还有一个国
民素质问题。
关于提高国民素质问题,中央多次作出过专门指示。年的《中共中
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年的《义务教育法》、年的《中共
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及最近几年颁布的《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中都明确提出了
提高国民素质问题,确认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功能、任务和职责。所
以我们提出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向这一方向努力,应该是正
确的。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大家正在讨论。这次天津举行的研
讨会是很好的一次会议。在此之前,江苏、辽宁、上海、河北、四川等省市
也都进行了讨论,许多城市召开了研讨会。有相当一批学校走素质教育的路
子,进行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等等实验,这些教
改模式都以各自的方式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供了许多经验。
我们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正确回答基础教育的一系列重要问
题。当前,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讨论、实施,应解决回答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仅仅为少数
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是办成选拔教育,还是办成全
面发展的教育;是搞英才教育,还是搞国民素质教育?
毫无疑问,振兴中华是需要许多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但是只靠天才、
英才肯定不行。解决我国目前当务之急的问题还是要靠提高亿人口的素
质。“应试教育”是天才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模式,“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
种选拔机制,是仅仅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的。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我国目前的高层次人才并不是
太多了,而是还要继续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人才。我们还要继续派遣留学生,
而且数量还要增加。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既需要有广大劳动者素质的保
证,又要有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即使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
仍然以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以远大的眼光,制定了“支持留学,按需派遣,
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对于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我们要爱护,要发
挥他们的作用。对于不回来的,我们也对他们寄予希望,希望他们能以赤子
之心和爱国之心,在异国他乡做一些对祖国有益的事,起码不做损害祖国利
益的事。我们高兴地看到有一批爱国
【管理教学类】中学化学教育文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