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鱼病诊断.DOC怎么做好鱼病诊断鱼病的诊断是病害防治的基础,尤以鱼病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能否对症下纱、能否使药物发挥效果、能否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都取决于鱼病的诊断。鱼病诊断应遵照以下程序:(-)采样1、 病鱼选择患病濒死或刚死不久、症状典型的病鱼作为诊断检查的对象;对不能立即确诊的疾病应采取冷藏运输方法(4°C)将样本运输至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查,新鲜样本对鱼病的快速诊断十分重要。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分析,可用固定剂将病鱼或内脏器官组织进行固定和保存。2、 发病池水样于多个采样点取发病鱼池水样(水面下50—80厘米处),立即送专业实验室分析。(-)现场调查1、 养殖的品种结构、苗种来源、规格大小、健康状况和放养密度等。2、 池塘清塘消毒以及日常防病措施、使用的药物和使用方法等。3、 投喂饲料的种类、来源、投饵方法、投饵量等。4、 养殖过程中的卫生与健康管理措施。5、 水源、水质、水温、底质等情况。6、 发病和未发病养殖池中鱼的活动情况,如游动、摄食等。7、 发病过程以及采取过的措施,包括发病时间、患病种类、病症与病情、死亡情况、采取的措施与效果等等。8、 发病池塘的面积、底质、水深、水色、透明度等。(三)病原鉴别1、 肉眼检查(1) 肉眼观察患病鱼体及器官(包括鲍)的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贫血、肿胀、溃疡、粘液、腹水等,有无异物附着。(2) 肉眼观察患病鱼体有无真菌或寄生虫寄生等。2、 显微镜观检用蹑了刮取皮肤、鳍、鲍等外部器官的粘液,或用眼科剪取其一部分患病组织如鲍丝、鳍条等,于载玻片上制成水浸压片,于显微镜下检查有无真菌或寄生虫寄生,必要时拍照记录观察结果。3、 解剖检查肉眼检査解剖新鲜患病鱼,肉眼观察内脏器官组织的颜色和形状有无变化,如炎症、充血、出血、肿胀、溃疡、萎缩退化、肥大增生、体腔积水等病理变化,有无寄生虫及其包囊等。4、 病理切片检查取一小块患病组织或器官,经固定、脱水、包埋等程序处理后,将样晶切片,再用和应的染色方法染色,以显示不同细胞和细胞的变化,然后进
怎么做好鱼病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