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海南岛的气候和河流.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海南岛的气候和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过程与方法:、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海南岛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海南岛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地区,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珍惜海南岛气候资源,关心气象带来的灾害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阅读海南岛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降水量图。(2)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2)认识海南岛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三、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主要包括海南岛的气候特点和河流等两部分内容。海南岛的气候从气温和降水、台风、气候的评价等方面展开;河流则从水文特征、水资源、水力资源等方面展开。教材设计了读海南岛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降水量图等读图分析和分析海南岛的河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等两个活动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海南岛的气候和河流特征。四、教法与学法:读图观察、讨论启发式、教学手段:多媒体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出示三亚美丽风光图片,问“三亚为什么是我国避寒胜地?“[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海南岛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课本上“读图分析”并回答:海南岛冬季气温状况:最低气温在16℃以上,说明海南岛冬季温暖。最低气温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三亚成为全国避寒胜地的主要条件是偶遇寒潮南下,但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承转]海南岛冬无严寒的原因是什么?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冬季风等因素加以分析。[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小结]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承转]出示五指山的风光图片,问“五指山市为什么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海南岛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课本上“读图分析”并回答:海南岛夏季气温状况: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5—29℃之间,说明全岛夏季普遍高温。最低气温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该区有一著名的避暑山城,名叫五指山市。[承转]海南岛夏无酷暑的原因是什么?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冬季风等因素加以分析。[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小结]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承转]联系中国气

第四章+海南岛的气候和河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0-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