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三篇【大禹怒斩防风】防风氏是古越先祖,夏禹时代杭嘉湖一带的一位部落首领,治水英雄。大禹治好地上洪水,来到会稽茅山开庆功会。各路治水的领头人陆续前来。到了开会的日子,只缺一个防风氏。防风氏个子非常高大,以前和大禹的阿爹一起治过水。因为他们治水只堵截,不疏导,治水失败了。鲧被砍了头,防风氏侥幸留下。后来,防风氏又跟大禹治水,不愿跟随大禹去挖河,说让他带些人仍到山间去筑坝拦洪。大禹心里虽不快乐,还是同意了。防风氏带了些人在四明山筑坝,把四明山北坡的水全拦了起来。这回他以为大功告成了,就头枕在山巅,足搁在坝上,呼噜呼噜睡起大觉来。不料转身时足一蹬,大坝倒了一大截。山洪哗啦啦往下泻,搞得余姚百姓死伤惨重,等到防风氏重新把坝筑好,已是大禹在茅山开会的第二天了。防风氏懊懊丧丧来见大禹,大禹十分气愤,就问身边执法的人道:“损坝泻洪,毁田伤人,该定何罪 ?”执法的人答道:“立斩!”大禹点了点头便叫随从把防风氏绑了去杀头。因为防风氏个子高大,跪在地上,执刑人的刀子还够不着他的项颈。于是大禹就叫人建造了一个刑堂,堂中央设立高台,让防风氏跪在刑台下,执刑的人站在台上,这样手起刀落,才把防风氏的头斩了下来。大禹斩了防风氏。立即带领一行人赶到余姚去挖江,引洪入海。当地百姓便把防风氏的尸体葬在附近。后来老百姓在治理镜湖时,还掘出过一根七尺长的人骨,据说便是防风氏的足骨。于是人们在那里建了一座“七尺庙”,纪念防风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的学者认为,禹王杀防风的主要目的在于杀一儆百,借以削弱本地区部族势力,有利于夏王朝在太湖流域的统治地位。他们认为,公元前2198年,中原华夏部落军事联盟的首领夏禹巡视江南,在今绍兴会稽山召集各地诸侯会议。因防风氏曾劝阻并反对禹企图破坏原始邑主禅让制度、传位于其子启的决定,于是禹借赴会迟到之罪杀害了防风氏,制造了我国历第一桩千古冤案。【龙三公主报恩献神眼珠】燕窝岛有个小仔,家里很穷,十五六岁就到老板船上去当伙浆仔(渔船上烧饭、做杂工的男孩子)。伙浆仔敦厚老实,手足勤快,还吹得一手好渔笛。一天早晨,渔船扬帆出海,撒网捕鱼。可是拉上来一看,网袋空空的。他们换一个洋地又一个洋地(渔民出海捕鱼的渔场),撒了一网又一网,千万不肯空船拢洋。老大看伙计们一个个愁眉苦脸,便对伙浆仔说:“伙浆仔呀!吹曲笛子吧上让大家消消愁,解解闷!”伙浆仔坐在船头上,吹响了渔笛。婉转动听的笛声在海面荡漾。一个曲子吹完,船老大才叫大伙去垃渔网。可是,渔网一节一节拉土来,全是空的。大伙心里冰凉,拉起最后一节网袋,猛地往船板上一掼。突然,网袋里冲出一道金光,把渔船照得通亮通亮。大伙吓呆了!认真一看,原来捕到了一条金灿灿的鱼。这条鱼浑身金鳞闪亮,背脊上有一条鲜红鲜红的花纹,头顶红形形,嘴唇黄澄澄。唇边还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胡须。这是什么鱼?只有船老大一个人知道。他告诉大伙,这是一条非常稀罕名贵的黄神鱼,吃了这种鱼能补身强筋骨。有黄神鱼的地方,一定有鱼群。船老大望着黄神鱼,笑嘻嘻地说:“伙浆仔,你去剖鱼烧鱼羹请大家尝尝鲜补补神,捕个大网头,一网鱼装三舱!”伙计们听了满心欢喜,有的摇桧,有的撒网,只有伙浆仔看着黄神鱼发愣:这样好的鱼杀掉烧鱼羹,多可惜啊!他心里舍不得,手里却拿起刀,在磨石上擦擦地磨了两下,吓得黄神鱼乱蹦乱跳。伙浆仔张开双手丢捉鱼。你往东,它跳西,你往西,它跳东,怎么抓也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三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