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良渚文化——文明的曙光.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良渚文化——文明的曙光1936年5月,浙江西湖博物馆和吴越史地研究会的卫聚贤、施昕更等发掘了杭州的古荡遗址,获得一批石器和陶器古荡的发掘使得施昕更认识到自己的家乡余杭良渚镇可能也有类似遗存当年6月至12月,施昕更到家乡进行了调查,在一个叫棋盘坟的干枯水塘里发现了一些黑色的陶器,在和山东城子崖的龙山黑陶进行对比之后,他意识到这种新发现的文化可能和龙山文化相当1936年12月,施昕更代表西湖博物馆第一次发掘了棋盘坟遗址1937年3月,施昕更试掘了良渚荀山周围的一些地点,发现了许多黑陶壶、石器、玉器等史前遗存这些发现证明在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存在一个与北方龙山文化相当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当时施昕更认为和龙山文化属于同一系统在1959年的一次会议上,夏鼐提议单独命名“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在太湖流域,但是它的影响范围相当大良渚文化的年代大约在距今5000~3700年前一、遗址的分布与环境良渚文化的遗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土墩遗址、二是位于平地之上,周围有纵横的河流,附近有小山,三是在古代海岸的岗身之上良渚文化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农业经济发达,一些遗址出土的作物包括水稻、蚕豆、芝麻、花生、西瓜子、酸枣、核桃、葫芦等良渚文化发现的聚落和房屋不多,有的是干栏建筑,有的建造在红烧土面上,用贝壳拌泥,经烘烤夯实而成太湖流域良渚遗址的分布图二陶器良渚的陶器以黑皮陶和夹砂灰黑陶为主,有少量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陶器的制作以轮制为主,规整、器薄,泥质陶表面抛光陶器的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刻划纹、和镂空等,一般饰于圈足和豆柄之上陶器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还有少量平底器炊器以鱼鳍足或丁字形足的鼎最富特色,还有贯耳壶、高颈壶,高柄豆,圈足盘竹街高柄豆黑陶罐和黑陶杯鼎和宽把杯陶罐与陶禾三、磨光石器良渚文化的石器通体磨光,制作精致,穿孔技术发达,普遍采用管钻法主要器类有穿孔石犁、有段石锛、有柄石刀、穿孔的耘田器、石矛、石镰等穿孔石钺有段石锛

良渚文化——文明的曙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31 MB
  • 时间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