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万达,现年55岁,于半年前出现上腹部不适,并伴有反酸、嗳气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怀疑是消化不良,未加以注意。此后上述症状经出现,于是到门诊开了些胃药,服用后病情明显好转。不过近1个月来,老李上腹部不适又开始出现,并伴随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不仅如此,疼痛向右后肩背部放散,老李到门诊开了些止痛药,但不能缓解。可明显看出老李身体消瘦,且体重有明显减轻。由于老李家在农村,且文化程度不高,这才自己得了较为严重的胃病了,于是到县医院进行检查。检查显示患者轻度贫血,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伴腹肌抵抗感,无反复跳痛,肝区无叩痛。后经腹腔B超,显示患者肝脏无结节,腹腔淋巴结无肿大,胃镜检查显示患者胃窦部有直径3cm*3cm隆起性溃疡,边缘不规则,地步凹凸不平,苍白糜烂,组织病理报告胃腺癌。但由于患者家境贫寒,未能接受治疗,带病出院,目前尚能自主活动。不过老李的事情提示我们,遇到久治不愈的“胃病”应及早的引起重视,尤其是胃部症状伴有远处疼痛时更要怀疑胃癌的发生。胃癌有哪些症状?得了胃癌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 董某,女,65岁。有胃脘痛病史7年余,2008年1月因胃脘痛加重及进行性消瘦就诊。经胃肠钡餐透视及纤维胃镜诊为胃体管状腺癌,按国际抗癌联盟的胃癌新TNM分期法属Ⅲa期。患者症状:感谢胃脘部胀满不适,隐痛与剧痛程不规则的交替出现,食后胀痛加重,时恶心呕吐,泛酸,纳呆,头晕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柏油样大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弦。于3月到上海上海张学俊主任处就诊。采用“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的处方:黄芪、白术、茯苓等药材为主,在服用4个疗程后,胃脘痛大减,乏力明显减轻,大便黄色,仍时泛酸,之后再服用2个疗程,其症状明显减轻,无复发现象,在2012年回访中仍存活。张学俊评按: 脾胃位居中焦,通连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之气升降失常,出入无序,则百病变生。胃癌之发病,不外乎一则为气滞,如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调,或外邪犯胃,皆能导致胃气凝滞不通,日久气滞、血瘀、邪毒、食积、痰湿等互结,
胃病久治不愈当心是胃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