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按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咏物抒怀诗思乡怀人诗送别贬谪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戍诗咏史怀古诗爱情怨女诗一、咏物抒怀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1、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二、思乡怀人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三、送别贬谪诗古诗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送别贬谪诗一般是抒发临别依恋,贬谪漂泊情感的诗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上阕前两句用的手法,三四句用句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阕借惜春表达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2)这是一首送别诗。“眉眼盈盈处”四个字有两层意思,试作简要分析。四、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1)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2)诗中颈联勾勒了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3)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五、边塞征戍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
诗歌鉴赏(寒假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