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灵活多变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更精彩.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灵活多变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探求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景,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及充分思考的空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能课,所以,老师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是必备的基本素养。
一、要善于设疑导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要擅长提出问题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
“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兴趣非常地浓,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
三、要引导探求对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题,使学生的思维在错与对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找出错的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
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
÷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在老师的意料之中。老师应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老师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要适时设置障碍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

灵活多变的方法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