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失语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于2007年5月~2009年2月,选择32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2岁,。经头颅 MRI示脑出血10例,脑梗塞19例,其他3例。康复期遗有运动性失语12例,感觉性失语10例,命名性失语4例,混合性失语6例。
2 康复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从而出现心理障碍,如焦虑、忧郁。当病人感到有压力时,常以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为主,使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因此密切注意患者的表情及周围环境,同时主动介绍自己,主管医生、病房环境及同室病友,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减轻其心理负担;当患者出现理解困难时,容许患者停顿、思考,用表情和动作支持对方,以解除生疏紧张的气氛,增强感染力;并鼓励患者正视现实,培养稳定的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语言康复训练
运动性失语的训练
运动性失语主要特征为表达障碍明显于理解障碍,语言呈电报文样。应以构音训练为主要训练课题[3]。①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对于不能随意支配自己唇舌发出想要发的声音的完全失语,重度、中度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我们训练开始时,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互动练习发音,即训练者首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正确的发音时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录音机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作比较纠正。首先练习最容易见效的韵母、声母,如发“a”声,或用嘴吹火柴诱导发唇音,用简单的“是”、“不是”让患者回答,说话时速度缓慢,并给患者充分的时间回答问题。②训练有关发音的肌肉,运动性失语患者,特别是失语超过1个月者,其发音有关的肌肉会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致使患者言语含糊不清。训练时,我们重点指导患者练习舌的伸缩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利用吸气、呼气、吹气及断发“a”音训练鼻咽腔闭锁功能,利用各组合音反复训练发音。反复练习卷舌及舌的左右运动(以舌尖舔两侧腮部黏膜)、鼓腮、嗑瓜子、嚼口香糖等,以促进患者发音准确。
感觉性失语的训练
感觉性失语患者主要特征为理解障碍明显于表达障碍,说话流畅,但语无伦次,无法理解其语意。应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①听觉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有意义的方式,如患者原来工作对数字比较熟悉,即可用各种数字规律如1、2、3、4、5或2、4、6、8、10等进行训练声音,由慢到快,从而刺激思维,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②手势训练:从常用手势(如点头、摇头表示是或否)入手,强化手势的应用,激发其理解能力。③诱导应答的训练:对每一个刺激的应答主要
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