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措施.doc:..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早期或症状轻微时的首选目前,被认定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是卡马西平,约7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最初服用卡马西平时疼痛能得到控制,其余30%的患者中,大部分服用野木瓜片、苯妥英钠等药物也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耐受,而随着病情的进展即便加大药物用量,效果却大打折扣。有文献报道,药物控制疼痛的平均时间大概为1年。在长期服药过程中,部分患者逐渐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直至身体无法耐受而停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C17JI线药。该药起始剂量为100mg/0,分2次口服,以后每日增加,lOOmg,直至有效,〜。以600mg/0的剂量服用1周后,如症状无缓解,每日剂量可增加至800mg,持续1周。有研究显示,每日用量>,剂量再大也不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对于处理常见并发症如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时,应注意定期检查血象,尤其在治疗初期第1个月内。奥卡西平结构上与卡马西平相似,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两者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别,但不良反应少于卡马西平,因此,奥卡西平可替代卡马西平。神经阻滞后联合口服奥卡西平治疗方法镇痛效果最佳,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其优势在于:①其药物不良反应较单纯口服药物患者明显减少、程度降低,而且药费也极大地降低;②神经阻滞后,加用口服药物治疗,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单纯神经阻滞短期内(一般1周左右)镇痛不足、患者满意度低的问题。拉莫三嗪拉莫三嗪对三叉神经痛和中枢痛有效。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抑制周围神经异位冲动的产生,减少中枢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兴奋性递质的释放。此药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相关性,如果剂量^300mg/日,则主要是抗癫痫作用,如果超过此剂量,则能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此药的缺点主要是有相当高的出皮疹率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便秘、恶心等。苯妥英钠其作为抗癫痫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理为降低细胞膜的兴奋性,抑制病理性放电。口服起始剂量为100mg,3次/日,若无效时可加大剂量,每日增加50mg至有效量为止。其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mg/mlo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与卡马西平相似,主要表现在血液系统、皮肤、肠道和神经系统。加巴喷丁加巴喷丁(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是一种新的抗癫痫药物,是Y-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它首先是用于治疗痉挛,被证实具有强大的抗癫痫效应。加巴喷丁开始只被批准用于治疗不完全性癫痫,但不久就证实其在慢性疼痛综合征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相比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可用剂量的范围较宽(300〜3600mg),且有很好的耐受性和极少的严重不良反应。加巴喷丁不经肝脏代谢,对肝脏微粒体酶无诱导或抑制作用,而且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很低,因此,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与其他抗癫痫药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加巴喷丁几乎是原形由肾脏排出,因此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肝功能不良的患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较大时的选择虽然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但在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后,有部分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无效、过敏,或产生头晕、共济失调、肝肾功能受损,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
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