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doc:..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摘耍]文章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民办高校人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信教具有盲目性和功利性,宗教暧昧现象较重;对宗教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对宗教侍仰持宽容态度;信仰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侍仰传统宗教占优势等。针对这些特点,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视角,提出了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牛宗教信仰问题的应对策略。[关键词]上海民办高校宗教信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者简介]迟春丽(1978-),女,上海人,上海杉达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1209)迟春霞(1975-),女,山东威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后勤服务屮心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威海264200)[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上海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一一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视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1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3985(2013)23-0067-02一、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为了解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笔者从大学生对信仰的认知、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四方面设计了《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研问卷》。2012年8月,笔者对杉达学院、建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思傅职业技术学院6所比较有办学特色的民办高校发放了2000份问卷,实际回收1900份,有效问卷1880份,有效率为94%。通过整理问卷结果,我们发现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以下特点:民办高校大学生信教人数比例略低于公办高校,对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占优势;信教有一定的盲FI性和功利性,宗教暧味现象比较明显;获取宗教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但对宗教知识的掌握相对比较薄弱;对宗教信仰持宽容态度;对宗教作用的评价基木持肯定态度,承认宗教的文化属性。二、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原因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部分大学牛求知欲较强,追求新事物导致其信仰宗教;部分学牛牛-活在家庭成员信教的环境氛围中,长期耳濡目染导致其信仰宗教;民办高校学费贵、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就业压力比公办高校大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偏大,而从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一方面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下遭遇极人挑战,另一方面也引发大学生的人生困惑,转而从宗教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三)宗教自身的原因宗教自身有一套信仰机制,并且不断地与时俱进,大大增强了宗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四)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宗教引导工作的能力不强、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下的应对策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它深刻揭示了宗教本质和发展规律,辨证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作为人类文明成果2—,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底蕴,它的作用并非只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宗教也有积极的一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