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四)——厂房与设施2007-05-1923:57:54 显示次数:414 编辑:hpc 进入论坛(检查核心)药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实施药品GMP的先决条件,其布局、设计和建造应有利于避免交叉污染、避免差错,并便于清洁及日常维护。(检查条款及方法)0801企业药品生产环境是否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是否对药品生产造成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厂房周边环境。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布局是否合理。相邻厂房的设置,如原料与制剂、中药前处理及脏器组织处理与制剂、有特殊要求的厂房等是否符合规定。.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的位置。.污染源如:锅炉房的位置,煤堆、煤渣的放置、垃圾存放,明沟处理、闲置物资堆放等。.环境是否整洁。检查地面、道路平整情况及减少露土、扬尘的措施。、环境保护等国家其他法规规定的内容,GMP认证检查要突出GMP检查的重点,一般人员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可由政府其他部门去检查。0901厂房是否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合理布局。厂房工艺布局:按生产剂型、品种、工艺、设备的要求,各生产工序衔接合理。厂房空气净化洁净度级别、布局应符合药品GMP中相应条款的规定。0902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是否相互妨碍。厂区总体布局图。厂房工艺布局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同一厂房设备间距应便于生产操作和清洁操作,物料的存放和物料的传递应合理。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有相应的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是否合理。相邻厂房所处上、下风口的位置及进、排风口的设置。1001厂房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生产控制区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有相应的书面规程,规定灭鼠、杀虫等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洁净室(区)的内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受清洗和消毒。洁净室(区)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是否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厂房施工、验收文件,每步验收均应有记录。.查厂房维护、保养文件,应有记录。.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应为弧形,无菌操作区墙面间宜成弧形,便于清洁。.检查洁净室(区)的气密性,包括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1103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其存放地点是否易对产品造成污染。不同洁净室(区)的清洁工具是否跨区使用。,清洁用具不得跨区使用。,000级无菌操作间不应设清洗间和带水池的洁具间,此区域的清洁用具在完成清洁后,应送出该区清洁、消毒或灭菌,然后存放于洁具间备用,以减少对无菌操作区的污染。,000级非无菌操作间(俗称万级辅助区)及其他低要求级别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地漏及水池,也可设清洗间,这些区域的地面可使用拖把、纱布及其他适当清洁用具清洁。.清洁用具应定期清洗或消毒,并有相关的管理文件,防止清洁用具给生产带来污染。.现场检查并检查相关管理文件。.参见本指南《示例与参考》。1104中药生产的非洁净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是否平整,易于清洁,不易脱落,无霉迹,是否有对加工品造成污染的可能。参见《中药制剂GMP检查指南》。1105净选药材的厂房是否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是否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参见《中药制剂GMP检查指南》。1201生产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厂房和设施应有足够空间,以便生产操作及设备和物料的有序放置,防止混淆和污染。120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提取、浓缩、蒸、炒、炙、煅等厂房是否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参见《中药制剂GMP检查指南》。1203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有可能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时,其检验场所是否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参见《原料药GMP检查指南》储存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成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中间体、待验、放行或拒收的区域;、中间体的取样;、返工或销毁处理的不合格物料暂存区域;;;.7实验室及留样室。.检查企业是否采取防止差错和污染的措施,如:仓库设货位标识;使用货架/垫;同一货架只存放同一品种同一批号或编号的物料;开包取样后贴已取样-标签,包装再密封的措施;领发记录和建账;中间产品按品种、规格、批号、贮存条件存放等。这些措施均应在物料及生产管理文件中明确规定。,但编号须体现质量的均一性、样品的代表性,编号在概念上应当是"批"。
GMP认证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