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保密法律法规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C)起施行。2008年10月1日2009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日2011年10月1日2、国家秘密是(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A、关系企业安全和利益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关系单位安全和利益关系公民个人安全和利益3、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C)。遭受损害遭受一般损害遭受严重的损害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D)批准。A、上级主管部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办公室主任机关、单位负责人5、机关、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国家秘密事项一栏表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保密法及有关规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自(D)起施行。2011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1日7、涉密人员不得在手机中存储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不得(C)。用手机发送涉及工作秘密的信息用手机发送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用手机发送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用手机发送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8、涉密人员保密宣传教育一般应采取经常性保密教育和专门保密培训相结合方式,根据核心、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员的岗位特点和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的形式抓好(A)各环节的保密宣传教育。上岗、在岗和离岗初任、任职和在职招聘、录用和解聘长职、晋级9、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在(B)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1224364810、涉密网络中介质交叉使用的风险是指(C)。硬盘等磁介质存在数据丢失的可能移动存储介质易发生丢失,导致泄密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导致涉密信息极易被窃取利用移动存储介质在不同涉密机上拷贝信息,易导致病毒木马传播11、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D)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保密制度建设情况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情况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12、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A)规定。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B、科研单位各单位主要领导机关、单位负责人其指定人员13、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A、单位主要领导单位领导班子县(市)领导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确定。14、国家秘密的本质属性是(B)。依照法律程序确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保密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15、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当坚持“谁公开,谁审查”,事前审查和依法审查的原则。在工作程序上,一般可分为(A)。信息提供部门自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专门审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三个环节信息提供部门请第三方代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专门审查、主管领导审核批准三个环节信息提供部门自审、信息提供部门复审、主管领导审核批准三个环节信息提供部门自审、主管领导审核批准两个环节16、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能性向上级行政机关、(C)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予调查处理。公安机关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组织部门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监察机关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司法部门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17、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D)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县级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当地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中央、国务院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18、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A)日内报有关部门审定。101520519、涉密人员分为(D)、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非常重要十分重要特别重要核心20、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A)。A、1-2年B、2-3年3-5年10年21、涉密载体是指经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声音为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C)等各类物品。U盘移动硬盘电磁介质磁盘22、机关、单位对需要销毁的涉密载体,应当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报(A)审核批准,并在送销前存放在符合安全保密的专门场所。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本单位办公室主任本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23、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