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虽然校企合作方式被职业学校认可,但多数还停留在顶岗实习的层面,出现了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独立完成工作,需要继续培训。一项调查表明,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高于对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期望的。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承担着培养人的一般任务。通过对被教育者实施充分、公平的教育,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承担着直接为经济服务的责任。在我国,职业教育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

1.“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用人单位确定人才标准,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根据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会议参与学校的培养方案的制订,通过讲课等形式把企业的用人要求传达给学生。
2.“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班的一种办学形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成了办学的伙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学校得到了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的同时,企业则得到了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未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3.“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逐步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学生实践基地,而企业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
4.“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学校,企业怎么进入学校,企业进入学校后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学到了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对于专业技术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出一部分费用,资助其继续深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校企互动式”培养模式。是企业主动为学校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参与企业的项目实际。这种形式解决了“学院派”教学的局限性,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教师通过企业培训,了解了市场前沿技术,再回到学校教学显得得心应手。

三、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第一,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职业学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

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豆芽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