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港珠澳大桥——我国1优质课件.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工程投资额:726亿元工程期限:2003年——2016年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主体工程全长约35公里。项目研究始于2004年,2005年基本确定工程方案,西岸着陆点为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东岸着陆点为香港大屿山西北的散石湾;2006年粤港澳三方商定大桥采用“三地三检”模式。该桥通车后,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15-20分钟,目前行船需一个小时。有助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并可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2008年7月29日,为加快兴建港珠澳大桥项目进度,广东省、香港、澳门三地政府考虑由企业投资改为政府出资,以收费还贷的方式建设,目前三地政府已经达成共识。,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共设6处通航孔。、,。海中桥隧为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采用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口岸与大桥设连接匝道桥,设计速度为每小时40-60公里。大桥建设进入施工设计阶段,第一道难题摆在了工程师的面前。桥梁和海底隧道的贯通,首先需要找到一座岛屿,能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然而没有任何岛屿可供使用。唯一的办法是修建人工岛。密集的海床勘探工作迅速展开,随后,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被提出来:圆钢筒围岛计划,即用一组巨型圆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过程中,中交集团下属的上海振华重工,派出“振华17”号货轮,从上海长兴岛基地,运载8只巨型钢桶,至1600公里外的港珠澳大桥施工海域。全部120个巨型钢桶,。“振华17”是一艘7万吨级特种船,主要用于装载重大设备,船长225米,船宽40米。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首个钢桶顺利振沉至设计位置,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正式实施。这个钢桶直径22米,高41米,重达450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派出1600吨级大型浮吊将其振沉到位。大桥建设进入施工设计阶段,第一道难题摆在了工程师的面前。桥梁和海底隧道的贯通,首先需要找到一座岛屿,能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然而没有任何岛屿可供使用。唯一的办法是修建人工岛。密集的海床勘探工作迅速展开,随后,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被提出来:圆钢筒围岛计划,即用一组巨型圆钢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按照设计,围岛总共需要120个超级大的圆钢筒,,相当于篮球场那样大,高度45米,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而重量将达到550吨,相当于一架A380空中客车。制造这些圆钢筒,对中国的工程师来说,还是第一次。圆钢筒围成的人工岛2011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沉入海底,标志着为期近7个月的东西人工岛围护钢圆筒振沉完美收官,顺利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基础施工完成后全景。钢桶全部打下后,在基础内部抽干海水,填入200万立方米的沙子,夯实压紧形成人工岛的建筑基础。钢筒外围还会抛石加固,形成一个斜坡,保护人工岛的基础部分。即使百年之后,钢桶全部锈蚀,也不会影响人工岛的基础安全。“、”,2009年,这一在中国跨海大桥历史上最具想象力的方案被批准实施。 在深海里建隧道,工程师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采用盾构技术,中国的盾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这里,工程师们不得不放弃。因为考虑海洋环境的影响,阻水率必须控制在10%。 沉管隧道技术成了唯一的选择。这个技术是在海床上浅挖出沟槽,将预制好的隧道沉放到沟槽中,然后进行水下对接。超长的海底隧道除了地震,大桥还不得不面对一位“常客”——台风。 伶仃洋海域是台风多发地,每年超过6级以上风速的时间接近200天,韧性强的钢梁会在风力的作用下自然摆动,一旦造成频率相同,就会产生共振,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在大桥上加上溢流板以后,可以使得原来在7级风作用之下的振幅一下子降了85%。

港珠澳大桥——我国1优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4.68 MB
  • 时间2019-10-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