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94)制定。(1)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2)病前多有感冒病史。(3)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4)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啰音。(5)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6)X线检查: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制定。(1)症状:以咳嗽为主症。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明显的咳嗽,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可有发热、头痛、胸痛、纳差、乏力,也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体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湿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湿啰音为主。(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升高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胸部X线检查多阴性或仅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二):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热。苔白腻,脉滑。二、治疗方案(一):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推荐方药:杏苏散加减。杏仁、紫苏、荆芥、白前、金沸草、姜半夏、桔梗、生姜、大枣等。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苔腻、痰多加陈皮、莱菔子;腹胀便秘加全瓜蒌、枳壳;有化热之势加黄芩、大青叶。中成药:午时茶、杏苏止咳冲剂等。: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前胡、大青叶、杏仁、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等。加减:肺热重加金银花、黄芩;咽红肿痛加土牛膝根、玄参;咳嗽重加枇杷叶、桑白皮;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便秘加牛蒡子、莱菔子;风热夹湿证,加薏苡仁、半夏、茯苓。中成药:止咳桑杏颗粒、急支糖浆等。: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推荐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杏仁、前胡、款冬花、黄芩、鱼腥草、浙贝母、法半夏、桔梗、莱菔子等。加减:有汗而喘加炙麻黄;痰多色黄,粘稠难咯加瓜蒌皮、葶苈子;发热加生石膏、虎杖;心烦口渴加生石膏、栀子、竹叶;大便秘结加瓜蒌仁、制大黄。中成药:急支糖浆、金振口服液、蛇胆川贝液等。:燥湿化痰,宣肺止咳。推荐方药: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炙麻黄、杏仁、苏子、白前、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加减:痰涎壅盛加白芥子、莱菔子;湿盛加苍术、厚朴;咳嗽重加款冬花、百部、枇杷叶;纳谷不香加焦神曲、麦芽、焦山楂。若面色不华加党参、白术。中成药:橘红痰咳液、半夏露等。(二)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中药注射液,如喜炎平、热毒宁、痰热清等。(三)敷贴疗法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10-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