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背景
初年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景德,他刚14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仁宗庆历中,晏殊官到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浣溪沙》是他词作的代表。
诗词翻译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个时节的天气,
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
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
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赶来。
背景资料
这是作者在对酒当歌之时,看到美好景物的变化,不禁触发了以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回忆,并即景兴感所作。
评析
此词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冀。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的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词人在小园徘徊时所见,触景生情的妙笔。蕴涵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内容指要
这首词抒写光阴流逝的感伤。词人以有限的生命来体察无涯的宇宙,写出人生的无奈。全词只写景,题旨是“怀旧”,然无一语及之,所谓善言情者不尽情。词人将怀旧之情,通过景物升华到哲理高度,对人生的执著,对时光的眷念,全蕴涵在字里行间,含蓄隽永,成为千古绝唱。
浣溪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