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陈代的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汉乐府,原指汉武帝时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作,制定乐谱,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语言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且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汉乐府文学地位极高,它与诗经、楚辞鼎足而三。南朝乐府民歌风格多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多质朴刚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乐府诗讲究艺术表现,叙事色彩浓郁。情节较完整,人物重刻画,描写有细节,比兴能继承,且句式灵活自由,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
《孔雀东南飞》wj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