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便秘一、定义二、病因病机三、诊断四、辨证论治五、其他六、预防、调护便秘全年均可发病,今年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可能与目前儿童食谱及生活习惯改变有关。便秘可引起头晕、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肛裂、脱肛、直肠脱垂等,长期反复便秘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降低以及精神性异常。故便秘可影响儿童身心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本病大多预后良好,部分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二、病因病机常见病因:饮食、情志、热病伤津及正气亏虚等。病位:主在大肠,常于肝、脾、肾三脏相关。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1、乳食积滞: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或嗜食辛辣荤腥,脾胃积热伤津,运化失职,肠失濡润推动,大便燥结不通;2、邪热伤津: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感邪易于化热,耗液伤津,燥热内结,可见“痞满燥实”。其他疾病过用温燥之品,耗伤津液,亦可形成便秘。3、气机郁滞:暴受惊恐或所遇不遂,情志抑郁不舒,肝气郁结,横逆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宜,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4、气血亏虚:素体亏虚或久病致虚,常见于脾、肾,气血津液濡养不及,气机无力推动,大便燥结难解。三、诊断诊断要点1、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燥,轻者前部干硬,重者状如羊屎;2、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常2~3日排便1次,甚至达6~7日1次;3、虽间隔时间正常,但排便艰涩或时间延长,或便意频频,难以排出或排尽;4、可伴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排便哭闹等,可并发肛裂、便血、痔疮;5、部分患儿右下腹可触及粪块。鉴别诊断1、先天性巨结肠2、机械性肠梗阻四、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以八纲辨证为主,重点区分实证、虚证;其次分清寒热。2、治疗原则——以濡润肠腑,通导大便为基本法则。3、证治分类乳食积滞辨证:有明确伤食或伤乳史,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痛,纳差口臭,手足心热,小便黄少或恶心呕吐等治法:消积导滞,清热和中处方:乳积者,消乳丸加减;食积者,保和丸加减。燥热内结辨证:多见于热证之后,或嗜食辛辣炙煿,便秘症状突出,伴见内热津亏之象。治法:清腑泄热,润肠通便处方:麻仁丸
小儿便秘(中医)—echo知识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