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达芙妮·杜穆里埃独特的写作手法,《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形象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是批判还是赞赏一直没有定论。本论文将回到小说当中,试图从小说中“我”迈克西姆、丹弗斯太太这几个人物的角度对吕蓓卡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从而得出吕蓓卡是作者所塑造的代表着征服的力量的人物形象的结论。关键字:吕蓓卡“我”迈克西姆丹弗斯太太人物形象《蝴蝶梦》又名《吕蓓卡》,是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其哥特式的写作手法为人们所熟知。作者以神秘、恐怖的写作方式塑造了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女主人公吕蓓卡。特别是在其电影版《蝴蝶梦》播出后,更是广受好评。对于吕蓓卡的解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蝴蝶梦》的主要视点,并存在着以下多种解读:一、从单一的角度把吕蓓卡解读为淫荡、邪恶的浪荡女子。许绮《试析<蝴蝶梦>中石南花的意象》中就把吕蓓卡看成是资本主义奢华享乐者的代表,同时一味的批判了吕蓓卡的淫荡,将其看成是一个天生堕落与有着肮脏的灵魂的人物。二、从女权的角度把吕蓓卡解读为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建明与党文丛在《逢迎父权文化面具下的女权主义——解读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中将吕蓓卡看成是女权的代表,将吕蓓卡颠覆父权文化的行为看成是对父权的批判与反抗,认为吕蓓卡是反应作者女权思想的女权主义者。三、从辩证的角度认为吕蓓卡是恶魔与天使的混合体;三、提出吕蓓卡与“我”的统一论。之所以存在众多学者对于吕蓓卡这一人物的不同解读,与作者对于吕蓓卡这一人物的描写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吕蓓卡是贯穿于全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在整篇小说的开篇之际,吕蓓卡早已死去,她并没有真正以活人的身份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之中过。对于吕蓓卡的描写,作者以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隐晦的方式进行侧面的描写,通过对“我”、迈克西姆、丹弗斯太太等人叙述进行描写。然而尽管如此,吕蓓卡却被描写得活灵活现,其音容笑貌似乎常出现于“我”所描述的生活当中。整篇小说从“我”的视角去描写,以“我”的思想、视角、想象等来进行叙述,包括对吕蓓卡的描述、感知也都从“我”的角度去呈现,因此,读者对吕蓓卡最直接的感知与印象都带有作者所塑造的“我”这一人物的思想的影响,这种认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也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将对全文进行分析,从小说中各个主要人物的角度去分析吕蓓卡这一人物形象,试图取得一个全面的不带有“我”的主观色彩的人物形象的解析。一、“我”所感受到的吕蓓卡的形象尽管本文试图摆脱“我”的主观色彩,对吕蓓卡进行全面的解析,但“我”在全文中作为一个叙述者,也作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我”对吕蓓卡的感知事实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客观性,只不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解剖与辩证的选取。在从“我”的角度去看吕蓓卡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前提是“我”的出现在吕蓓卡死亡之后,即“我”并没有真正地与吕蓓卡进行过正面的接触。“我”对吕蓓卡的感知完全是通过他人的叙述、所接触过的吕蓓卡用过的遗物以及“我”个人的想象。由于想象是人的主观思想,因此“我”对吕蓓卡的想象并不能成为我们认识和解析吕蓓卡的依据。“我”对于吕蓓卡的最初认识来源于他人的口述,而第一次接触吕蓓卡的遗物并对吕蓓卡本人产生想象,则是迈克西姆送我的书上的吕蓓卡本人的字迹。“给迈克斯——吕蓓卡赠,五月十七日”,这一行字留在书的扉页上,是吕蓓卡用一手相当不凡的斜体写成的。其中,“吕蓓卡的名字显得很突出,笔力遒劲;
多重视角下的吕蓓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