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闻采访与写作.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论求异思维的优势[内容提要]通过学习张慧娟老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我感悟出了一个问题:思维方式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呈现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往往能打破常规,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其表现形式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变形思维等,是新闻竞争中获胜的“法宝”之一。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众多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狂轰滥炸”,将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介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在公众中的口碑更佳。比如“天翁现象”。浙江上虞一家生产“天翁”保健饮料的厂家以50万元的高额年薪招聘销售经理,全国有60多家报纸、电视台、电台刊播这篇论文。当大部分媒体热衷于报道“厂家的魄力”、“应聘的盛况”等内容时,南京一家报纸率先提出《“天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的质疑,让人心神为之一震,有耳目一新之感。再如“徐虎现象”。1996年3、4月份,京沪两地10多家媒体集中宣传上海闸北区一位普通的房管所水电修理工徐虎的先进事迹。多家媒体将其誉为“90年代的雷锋、时传祥”,着眼于寻求徐虎与雷锋等榜样的“同”。《经济日报》在《走近徐虎》的长篇通讯中,却着力寻找徐虎与以前时代榜样们的“异”。像做了好事还要自己不断地贴钱,这在以前的雷锋眼中也许不足为奇,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徐虎眼中却行不通,因为“徐虎首先是一个普通人,要生存”,“生活有保障,才能为更多的人做好事”。选择这一视角,既大胆,又新颖,读者普遍反映:这样的徐虎,更真实可信,更让人理解和亲近。上述这类报道,或角度奇巧,引入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它们称得上是胜者。其致胜的“法宝”,就是在采访和写作中运用了求异思维。何谓“求异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对求异思维的定义是:从新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①据此,我们对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论。因而,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与此相对应的求同思维,则是一种以集中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指记者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加以抽象,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寻求唯一的答案、结论或规律,也称收敛性思维。求同思维是人们长时间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时形成的者长期运用并者习惯于去寻找与自己主观意象相同或相近的对象进行报道,习惯于从过去传统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

新闻采访与写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19-1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