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导语的艺术设计.pdf.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圆敖又‘2o08m(中删)践谈导语的艺术设计口戴海燕(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三中语文组江西·南昌330200)摘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一段精彩的导入。导语,是智慧之神手上的一根根熠熠闪光的钥匙,它可以帮我们学生启开知识宝库之门。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老师可以设置各具特色的导语,如叙讲故事,介绍背景,设置悬念等,吸引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凭借它的简洁新奇艺术化,引领我们的学生进入课堂的佳境。关键词兴趣课堂参与情感语文课导语兴趣求知欲中图分类号::A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有个好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上一堂课,有好的导语,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导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果我们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比为个有价值的知识宝库,那好的导语就是打开这知识宝库的钥匙。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介绍几种导人新课的方法。叙述故事型课前先讲个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在晨读后略感轻松,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项链》这篇小说时先讲了苏比的故事,说他为了不再过挨饿受冻的日子,想方设法进监狱,始终不能如愿,而当他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抓进监狱。讲完之后我问学生,这个结局大家想到了吗?想被抓总是抓不起来,想改过自新却反而被投进监狱,接着介绍这种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手法为欧亨利手法,然后引出要讲的课文《项链》。这种导入方法也适合古文,古文本身故事性强,且与历史紧密结合,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而不至于谈古文色变。比如《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就可以。二、概述背景型新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多为诗歌古文及中外经典名著,对这些名篇的思想内容的分析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而我们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狭窄,《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名著可能有所耳闻,但《诗经》,《离骚》等等却很陌生,可这些尤其是有些诗词的理解离不开时代背景,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采用介绍背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同时也可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杜甫的《蜀相》时,我这样导人: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这时唐王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中原鼎沸,百姓流离,诗人从华州弃官西走,辗转到西南,在成都城郊自筑草堂,暂时落脚,本诗就是在这时所作。听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社会的动荡,作者的不得志,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诗人在本诗中表现的思想情感。同样,曹操的《短歌行》《赤壁赋》等也可采用这样的导人。三、设置悬念型设置悬念,有意设置一个问题或矛盾,以引起学生追根究底的兴趣和“牵肠挂肚”的期待,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讲《漫话清高》一文时,我是这样导人的,有人问香港凤凰卫视著名栏目《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听很多人说你挺清高的。”鲁豫回答说:“可能应该是吧,不是表现的比】06文章编号:1672—7894(2008)11—106—01较清高,而是我算个比较清高的人”有人看了电视后说:“她配清高?”可见清高是有一定标准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清高”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北大著名学者金开诚的《漫话清高》。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一时兴致大增,甚至有些同学迫不及待的翻起课文来。四、前后联系型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浅谈导语的艺术设计.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