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4.聊斋志异.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肥工大附中胡发广《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作品的影射意义。《聊斋志异》的成书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明崇祯十三年(1640)生于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氏虽非名门大族,却世代多读书人。父亲自幼习举子业,科举失意,遂弃儒经商。后经明清易代之际的战乱,家道逐渐衰落。他便将科举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聊斋志异》的成书蒲松龄兄弟4人,惟他勤于攻读,文思敏捷,19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政的奖誉。但此后却屡应乡试不中。他在科举道路上挣扎了大半生,直到年逾古稀,方才援例取得了个岁贡生的科名,不数年也就与世长辞了。《聊斋志异》的成书蒲松龄一生位卑家贫。他25岁前后与兄弟分居,只分得几亩薄田和三间老屋。31岁时,曾应聘南游做幕僚,在做江苏宝应县令的同乡孙蕙衙门里帮办文牍。他极不甘心为人做幕僚,仅一年便辞幕返家。此后数年间,他辗转于本县缙绅之家,做童蒙师,或代拟、誊抄文稿,以养家糊口。《聊斋志异》的成书蒲松龄大半生在缙绅人家坐馆,生活的内容主要是读书、教书、著书、科考,可谓标准的穷书生。这种身世地位,使他一生徘徊于两种社会之间:一方面,他虽非农家子,但身居农村,家境贫寒,一直是贫窭大众中的一员;另一方面,他长期与科举中人交往,经常接触当地的缙绅名流、地方官员,以能文赢得他们的青睐,待之以礼。《聊斋志异》的成书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他从青年时期便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了。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春,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情辞凄婉、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自述创作的苦衷,期待为人理解。此后,他在毕家坐馆的日子里仍然执著地写作,直到年逾花甲,方才逐渐搁笔。《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大半生陆续写作出来的。《聊斋志异》的成书蒲松龄生前无资刻印这部卷帙甚巨的作品,然而早在他创作之际,便有人传抄;他逝世后抄本流传愈广。半个世纪后,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聊斋志异》终于经赵起杲、鲍廷博据抄本编成16卷本刊刻行世,世称青柯亭本。嗣后近二百年间刊印的各种本子,都由之而出。《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共491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思想和艺术境界是不平衡的。就文体来说,其中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故事委婉、记叙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清代学者纪昀讥其“一书而兼二体”,鲁迅称之为“拟晋唐小说”,都是指的这种情况。

4.聊斋志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sjy2351
  • 文件大小361 KB
  • 时间2019-11-04